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复习提纲

ID:14050787

大小:4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5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复习提纲_第1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复习提纲_第2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复习提纲_第3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复习提纲_第4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复习提纲一、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储备]1、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对比。4、修辞手法的作用:①、比喻、拟人:生动形象;②、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③、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④、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⑤、对比:强调了……突出了……;⑥、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⑦、夸张:突出、强调;A、现代诗[知识点储备]1、诗歌的特点:抒情性、概括性、形象性、音乐性。2、按表达方式分为:抒情诗、叙事诗、说

2、理诗。3、按体裁分为:旧体诗、新诗。4、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5、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相关课文篇目]七下《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纸船》泰戈尔八下《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长城谣》席慕蓉《一片槐树叶》《致空气》《樵夫,别砍那棵树》九下《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沁园春·雪》毛泽东《再别康桥》徐志摩《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一条未走的路》B、小说[知识点储备]1、小

3、说三要素:人物(主要)、情节、环境。2、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细节。3、描写人物的角度:正面、侧面。4、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5、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6、自然环境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7、社会环境的作用: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提示文章主题。8、根据篇幅的长短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9、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①、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②、文中:承上启下

4、;总领下文;总结上文。③、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相关课文篇目]七上《空城计》罗贯中《美猴王》吴承恩《心声》《勇气》八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范进中举》吴敬梓《选举风波》《山米与白鹤》九上《孔乙已》鲁迅《一厘米》毕淑敏《差半车麦秸》姚雪垠《清兵卫与葫芦》九下《故乡》鲁迅《小男孩》《百合花》《奥伊达的理想》 C、散文   [知识点储备]1、特点:形散而神不散。[相关课文篇目]八下(记叙性散文)《背影》朱自清《永久的悔》季羡林《铁骑兵》杨朔《苏珊·安东尼》九上(抒情性散文)《白杨礼赞》茅盾《囚绿记》陆蠡《西花厅的海棠花又

5、开了》《草莓》九下(议论性散文)《家》《石缝间的生命》《废墟的召唤》《更浩瀚的海洋》纪伯伦 D、      戏剧(剧本)[知识点储备]1、分类:①、按表现形式: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戏曲。②、按内容性质:悲剧、喜剧、正剧。③、按题材反映的时代: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童剧。④、按篇幅规模:多幕剧、独幕剧。[相关课文篇目]八下《日出》曹禺《钦差大臣》果戈理《放下你的鞭子》九上《茶馆》老舍《陈毅市长》沙叶新《开国大典》 E、       记叙文[知识点储备]1、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记

6、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3、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4、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5、记叙文段意的归纳: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相关课文篇目]七上(写人的记叙文)《回忆我的母亲》《小巷深处》《我的老师》海伦·凯勒《“两弹”元勋邓稼先》七上(叙事性记叙文)《忆读书》冰心《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山中避雨》丰子恺《风筝》鲁迅七上(状物类记叙文——抓住事物的特征)《石榴》郭沫若《海

7、燕》郑振铎《白鹅》丰子恺《鹤群》 F、       说明文[知识点储备]1、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2、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引用、分类别、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3、文章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4、说明文段意的归纳:  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5、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①“XX”词好在哪里?  用了“XX”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②、“XX”词能不能删掉?  不能,删掉“XX”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用了“XX”词不达意,准确地

8、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相关课文篇目]七下(事物性说明文)《苏州园林》叶圣陶《桥梁远景图》茅以升《洲际导弹自述》《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八上(事理性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