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在我校的实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在我校的实施 论文关键词:“双元制” 教育模式实施 论文摘要:德国是目前世界上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除了有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之外,还有独具一格、享誉世界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由于受传统文化、经费投入、制度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国内职业院校中的推行并不顺畅。本文通过分析研究,阐述了“双元制”教育模式在我校的实施过程及办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教育如何兴办?如何适应市场这一客体的需要?怎样推动
2、职业教育改革,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最佳机制?已成为广大职教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总结实际中的有效经验,我们认识到,职业学校的生存与企业的命运休戚与共。学校要想在改革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以企业为依托,加强厂校挂钩、校企结合,谋求两者的共同发展。源于德国的“双元制”充分体现了学校与企业通力合作 的理念,是一种校企结合得十分灵活和高效的教育培训体制。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述 “双元制”的德文词是“Dualsystem”,是一种青少年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
3、识的义务教育形式。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一种主要以专业技术工人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 由定义可以看出,职业学校是“双元制”中的“一元”,企业是“另一元”,这是“双元制”教育的根本特征。除此之外,“双元制”还有一些基本特征:一是有双重身份的学生。学生既是企业的学徒,又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二是两个学习场所。在企业中接受技能训练,在学校中学习理论知识,以企业培训为主;三是两类教师。在职业学校里教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理论老师,在企业里传授、指导与培训实践技能的实训教师;四是两类教学大纲。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
4、大纲,企业的实践技能大纲;五是两类考试。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技能考试由行业协会负责实施,其目的是考核学生对企业培训所传授的技能和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论考试由职业学校负责,一般包括笔试和口试;六是两类证书,考试证书与毕业证书(或培训证书)。 “双元制”教育模式的优点是:一方面既保持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学习技能方法的直接性、有效性,同时又克服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学习技能方法的随意性强、理论知识的缺乏。另一方面使学校和企业紧密结合,克服学校闭门办学所造成的与企业要求脱节的情况,使学生一毕业便能直接上岗工作。 二、“双元制”教育
5、模式在我校的实施 3 我校是一所具有二十多年历史的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在这二十多年里,我校一直非常重视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2005年上半年,日本大日光独资子公司赛斯电子(无锡)有限公司经过多方考察,最后选中我校作为该企业培养员工的合作学校,由此拉开了我校开办“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序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教育成效显著。从2005—2008年二届毕业生近400名“赛斯班”学生,毕业后全部在该公司顶班生产,约占全厂职工人数的25%。其中担任科长级干部的有近10人,其他管理人员近20人,约占中层干部的20%,有1
6、1人因工作成绩突出,被送到日本总部培训。通过校企合作与交流,企业认识到“双元制”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为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推动了我校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三、我校构建和实施“双元制”的主要特点 我校构建和实施“双元制”的主要方式可以概括为“两个主体,三个三”。 “两个主体”:办学主体有两个,一个是学校,一个是企业;学校与企业没有隶属关系,双方通过签订协议使企业成为办学主体。 “三个三”:三个沟通渠道,三个学习地点,三个学习内容。 三个沟通渠道:学校
7、校长-企业厂长,学校科组长-企业主管,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企业技术师傅。 三个学习地点:学校教室,学校实习工场,企业生产车间。 三个学习内容:在学校教室学习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在学校实习工场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在企业车间进行现场观摩和顶岗操作。 学校实施的“双元制”借鉴了德国“双元制”,但又不同于德国“双元制”,它的最大特点是渗透式“双元互动,校企双赢”。具体内涵是:企业为学校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师资、管理经验、耗材、实习机会、培训实习教师等支持,学校为企业提供员工学历培训、输送毕业生等服务。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优势互补、互学互动、互
8、利互惠,双方形成相互渗透,达到“双赢”。 四、“双元制”教育模式在我校运用实施的体会 (一)“双元制”教育模式在我校之所以办得如此成功,关键在于公司与学校高度重视和双方良好的合作。 1.公司与学校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