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翼首采面运输巷开口与轨道上山贯通措施

东翼首采面运输巷开口与轨道上山贯通措施

ID:14042446

大小:4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5

东翼首采面运输巷开口与轨道上山贯通措施_第1页
东翼首采面运输巷开口与轨道上山贯通措施_第2页
东翼首采面运输巷开口与轨道上山贯通措施_第3页
东翼首采面运输巷开口与轨道上山贯通措施_第4页
东翼首采面运输巷开口与轨道上山贯通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翼首采面运输巷开口与轨道上山贯通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V13-2东翼首采面运输巷开口掘进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根据公司、矿要求,13-2通风上山自2点经纬点前151.4(平距)米处,按方位角47度进行开口摸下帮底板掘进IV13-2东翼首采面回风巷,开口采用工字钢支护。取平掘进6米后支护改为锚网索支护,为保证施工安全,特编制本措施。二、巷道规格及支护形式:1、13-2通风上山开口前,先在开口处原工字钢梁下中部打设内注式点柱支护好(或使用4米长前探梁抬住原工字钢梁),去掉原工字钢柱腿,然后使用双工字钢抬棚进行支护。开口采用工字钢支护,巷道规格:工字钢梁长2.6米、柱长2.4米,上净宽为2.5m,下净宽为2.6m净高为2.2m,裱帮背顶采用直径

2、为70㎜的圆木,长1米,顶部背6根,两帮各背4根均匀布置配金属网支护,棚距800mm,最大控顶距为1.0米,顶板压力大时可适当缩小棚距,柱腿要有不小于200mm的柱窝。(详见附图1)2、开口6米后巷道改为不规则矩形巷道,净宽2.6m,净高2.2m。顶部采用锚网索配钢带支护(顶板破碎时使用φ6mm网格80×80金属网),锚索间距700㎜、带距1100mm,最大控顶距为2.2米,顶板压力大时可适当缩小间、带距。每排布置4根锚索,。单根锚索钢绞线规格为Ф15.24mm×6500mm。每条锚索注一支k2835和四支z2835型树脂药卷,加长锚固,预紧力不低于150KN,锚索锚固力不低于200KN,托

3、盘采用300mm×300mm×16mm(长×宽×厚)的大托盘。锚索外露长度不大于350㎜紧跟迎头施工安装。钢带长度2.6米、宽度0.1米,采用10㎜圆钢焊接而成,每条钢带四组眼。巷道两帮支护:巷道两帮采用锚杆、金属网支护。巷道两帮均采用Ф18mm×1.8m圆钢锚杆配金属网进行支护,间距700㎜、排距1100mm,每排布置四根锚杆,每根锚杆采用2支Z2835型树脂锚固剂锚固,每根锚杆的抗拔力≥40KN锚杆外露长度不大于50㎜紧跟迎头施工安装。(详见附图2)三、施工工艺及工艺流程:(一)掘进工艺1、掘进方法及掘进工艺:煤巷炮掘:采用钻爆法落煤,40T溜槽跟头人工装煤最后大罐运出。2、煤巷掘进工艺

4、流程:炮掘:交接班并进行安全确认→照中线→钻眼→装药→放炮→审帮问顶→临时支护→洒水、出煤→永久支护→交接班。(二)临时支护:11进行临时支护前,首先进行审帮问顶工作,由班长负责,将工作范围内的顶帮活砟危岩找掉。找顶、帮要用2.5米以上的长柄工具,两人配合作业,站在有可靠支护的安全地点,由后向前逐段进行,找顶帮工作范围内不得有人干其他工作。1、工字钢临时支护:,前探梁为18公斤

5、米轨道,使用二趟,每趟长度不小于4米,前探梁间距为1.2米布置在巷道的中线两侧并与巷道平行。前探梁随掘随前移,在及时找顶后迅速将板梁或工字钢放在前探梁上,并裱背好顶板,然后在前探梁支护下进行工作。防倒拉杆使用两趟,防

6、倒拉杆长度0.7m,必须顶至巷道最前头,只有在施工完成一架后再施工下一架。2、锚网索临时支护:必须采用锚杆、锚索专用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前探梁长度为4米,使用两趟,锚网带专用前探梁的使用方法:①、前探梁与顶板之间采用木楔配合道木将探梁背紧,前探梁要至少保证有两道卡子固定,两道前探梁的间距为0.7-1.2米,布置在巷道的中线两侧并与巷道平行,该前探梁移动步距为0.7-1.5米。最前端的固定卡子距头不得超过1.5米。②、前探梁随掘随前移,在及时找顶后迅速将板梁放在前探梁上,并裱背好顶板,然后在前探梁支护下进行工作。③、前探梁操作程序:掘进后安全检查与确认—松开固定前探梁锁具—去掉前探梁上裱褙—前

7、移前探梁—铺顶网(顶裂隙发育时)—将板梁放置在前探梁上与前探梁垂直—裱褙好前探上的板梁—锚固。④、其它执行公司顶板管理的有关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巷道开口3米范围内、巷道拐弯变坡处、巷道顶板出现构造不平整不能采用前探梁进行临时支护时,采用点柱板梁临时支护。液压点柱高度与巷道高度相适应,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小于50KN,木板梁宽度不小于200mm,厚度不小于70mm,长度比宽度不小于300mm。一根梁打三根液压点柱,点柱均匀布置。点柱必须打在实底上,打紧打牢。(三)永久支护:(1)采用工字钢支护时,棚距0.8米,当顶板压力大时,可适当缩小棚距。最大控顶距不超过1.0米,永久支

8、护必须跟头。(2)采用锚网索支护顶部间距0.8米排距为1.1m两帮间距0.6米、排距为1100毫米。最大控顶距不超过2.2米,永久支护必须跟头。四、施工中存在风险:111、顶、帮掉砟伤人;2、爆破时,操作失误造成人员人身伤害及设备损坏。3、施工中,不规范的操作造成人员人身伤害。4、没有按指定位置布哨,施工人员站岗位置错误,发生爆破伤人。五、针对风险制定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巷道施工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