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32952
大小:4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5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DiagnosticCriteriaofOccupationalHeatIllness GBZ41-2002 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生产劳动(工厂、矿山、农场及其他露天作业等)、体育竞赛时所发生的中暑的诊断和处理。非职业性中暑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
2、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180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3诊断原则 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主要指工作时的气象条件)及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可诊断为职业性中暑。 4中暑先兆 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5诊断及分级标准 5.1轻症中暑 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
3、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5.2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5.2.1热射病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5.2.2热痉挛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5.2.3热衰竭 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
4、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6处理原则 6.1治疗原则 6.1.1中暑先兆: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并予以密切观察。 6.1.2轻症中暑: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 6.1.3重症中暑:迅速予以物理降温和(或)药物降温;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 6.2其他处理 中暑患者经及时处理,一般可很快恢复,不必调离原作业。需劳动能力鉴定者按GB/T16180处理。 7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本标准适用于从事
5、生产劳动(工厂、矿山、农场及其他露天作业等)、体育竞赛和军事训练时所发生的中暑。 A.2诊断职业性中暑,应了解患者作业场所的气象条件[气温、气湿和(或)热辐射强度]。夏季露天作业场所以测定气温为主。 A.3按中暑临床表现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两级,重症中暑又可分为热射病(包括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有混合型。 A.4热射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热射病主要根据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以及高热、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干热三特征进行诊断。测体温应以肛温为宜。主要应与其他引起高热伴有昏迷的疾病作鉴别诊断,如脑炎和脑膜炎、脑型疟疾、产后感染、脑溢血昏迷等。中暑不等于热中风
6、 病例1:一名59岁的男子在公园附近突然昏迷,被路人紧急送到医院急诊科。当时病人昏迷、虚脱、大汗、大小便失禁,体温高达41℃,出现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降温、调整心功能和呼吸抢救,患者的病情相对稳定了下来。经诊断,该男子昏迷原因为热射病(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 病例2:69岁的老王有关节炎,他宁可受热,也不肯开空调。半夜热得出大汗,他醒来上厕所,竟昏倒在卫生间,幸亏老伴发现,把他送到医院急诊。检查发现其体温38℃,神志不清,喊他能答应,但不能回答问题,脸偏向一侧,一侧肢体僵硬,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经抢救后第二天醒来,表现左上下肢活动不灵活,出现偏瘫。
7、 中暑、中风究竟有何不同 以上两例发病虽然都与高热天气有关,即发病的诱因相似,病状也有近似之处;但他们的病理根源、变化机理以及预防治疗有很大的区别。 中暑是人在高热环境中,人体产热与散热功能失调,大量热蓄积体内导致体温升高所致。正常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处于平衡,维持体温在37℃左右。当气温超过皮肤温度(一般为32℃~35℃),或环境中有热辐射源(如电炉、明火),或空气中湿度过高通风又不良时,机体内的热难于通过辐射、传导、蒸发,对流等方式散发,甚至还会从外周环境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