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原住民文学——狩猎文化

台湾原住民文学——狩猎文化

ID:14026219

大小: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台湾原住民文学——狩猎文化_第1页
台湾原住民文学——狩猎文化_第2页
台湾原住民文学——狩猎文化_第3页
台湾原住民文学——狩猎文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台湾原住民文学——狩猎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漫谈原住民文学中的狩猎文化浦忠勇一、前言——原住民与狩猎文化陈玉峰先生写台湾生态史的论述中,把台湾史的第一阶段称为“原住民与梅花鹿共舞时期”,我经常想像这个阶段台湾原住民美丽的生活图像,在绿意盎然的原野中,猎人追逐梅花鹿的英姿风采,塑造了台湾原住民的狩猎文化。在原住民的口传文学中,狩猎活动的描述数量很多而且内容精彩,原住民住的地方如果没有流传狩猎故事,那可能就不是真正的原住民部落,正如达悟族如果不会捕鱼就不能算为真正的海洋子民;狩猎活动除了可以诠释为原始部族的经济行为,从狩猎行为中可以观察很细致的族群文化特色,如宗教信仰、部落伦理、土地利用、草木生物知识、生态观念、产业经营、异族互动关

2、系……等等生活内涵,狩猎文化可以明白一个部族的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历史之间的微妙互动关系,而在追溯台湾原住民的文化根源时,狩猎活动是不可忽略的要素。原住民的狩猎文化在受到外来非狩猎民族文化的影响后,立即产生巨大的变迁,狩猎知识和观念,随着大环境的价值取向起舞,从荷兰人据台时期,台湾原住民仍然在山林原野间追捕梅花鹿,但那个时期的狩猎行为,已经被迫沦为海外经济掠夺的商业行为,原住民从此开始学会如何狙杀梅花鹿,开始处于经济掠夺和生态破坏的共犯角色;邹族有一个地名可直译为“埋伏狙击梅花鹿之地”,此区为一峡谷,地形险要,可以方便伏击大量梅花鹿,但有趣的是这个地

3、方正好就接近传说中的吴凤成仁地,邹族原住民和汉族在此地相会,是邹族与汉人交易的必经之地,原住民获取鹿皮就好像非洲土人砍断犀牛角一样吊诡、荒唐。当外来文化不断进入原住民部落,狩猎活动也就跟着不断改变它的形质去适应环境,以求得继续存在的理由,有的原住民因流传人猴同源的神话,所以本来不猎猴子,但汉人来了,要用猴脑猴骨补身,族人也试着尝一尝猴肉的味道,然后把猴骨卖了;也有的原住民原本不吃老鼠这类小型又污秽的动物,但大型动物没了,猎人只在石头洞隙间寻找猎物代替,原住民的猎人只好放下身段和猴儿鼠辈们斗智,刚开始一定不习惯,因为猎这些小玩意儿难登大雅之堂,猎了一定会被老祖宗耻笑,而且别想成为部落勇士

4、,但时间久了,原住民渐渐疏远并遗忘了猎人的天职,猎猴猎鼠,也渐渐转化成为英勇之举,还好现在重视环保,原住民大猎祭还可以配合卫生单位的灭鼠周来扩大举行。观察原住民的文学作品中(含口传文学与文字创作文学),可以发现很多狩猎文化的记录和描述,尤其是口传文学中有关狩猎的描述,可谓精彩绝伦,采录部落猎人的故事,经常看到猎人如身临其境地叙述捕捉猎物的过程及诙谐有趣的山中传奇,这些口传猎人故事,将山林智慧描写得生动活泼,就像住在海岛的达悟族,可以用很多细腻且丰富的词汇词藻和变化的语法去描述憋气潜水的捕鱼行为,此乃狩猎民族的经典之作,足可串联成半部鲜活的原住民历史。原住民文学进入文字化之后,狩猎文化的

5、痕迹仍相当多见,也许是原住民文学作家都能体会到狩猎的文化意义,从其中可以将灵感触角伸得更广更深,如大家熟悉的《最后的猎人》、《永远的部落》、《戴墨镜的飞鼠》、《飞鼠、山猪、撒可努》……等等原住民作家的畅销好书,另外非原住民作家也在作品中对原住民狩猎多所着墨,文化机构也在各种影音及创作歌曲中诠释原住民狩猎,原住民狩猎议题的质量,似乎可以顺利地从口传文学阶段过渡到文字创作阶段,但如果是比较仔细的读者,或者是有狩猎实战经验的读者,会发现这些作品的内容和风格,正如快速退化的原住民狩猎文化,呈现有趣且诡异的变化现象。我想用下列几则作品的文句作说明:(一)口传文学(邹族猎人口述)这个猎区就是我的产

6、业,我家族的生命也因此地得到旺盛,所以经常往来其间,我熟悉这里的山林草木,在这片山野间活动永远不会迷失方向,清楚山猪和山羊的路径,知道水鹿口渴的时候会到哪里喝水,每年的猎祭我都会在那座山头,用小米和酒祭拜山神,我知道男人生下来原本就要做一个好猎人……。(二)东番记(明万历三十年,陈第撰)……山最宜鹿,鹿鹿俟俟,千百为群。人精用镖;镖,竹柄,铁镞,长五尺有咫,铦甚;出入携自随,试鹿鹿毙,试虎虎毙。居常禁不许私捕鹿。冬,鹿群出,则约百十人即之,穷追既及,合围衷之,镖发命中,获若丘陵,社社无不饱鹿者。取其余肉,离而腊之,鹿舌、鹿阳、鹿筋亦腊,鹿皮角委积充栋。鹿子善扰,驯之,与人相狎。习笃嗜鹿

7、,剖其肠中新咽草将粪末粪者,名百草膏旨,食之不厌;华人见,辄呕。食豕不食鸡,畜鸡任自生长,惟拔其尾。见华人食鸡、雉,辄呕;……。(三)戴墨镜的飞鼠(民86,瓦历斯·诺干著)“……都是犀牛害的,而且是非洲的犀牛。我们的祖先连犀牛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现在山上的猎物都禁猎了,以后我们只能射蚱蜢了,蚱蜢你看过吗?……”“可怜啊!我们愈来愈不像泰雅了”老师跟邻长说:“祖先知道你只打飞鼠这种小动物,一定会在天上嘲笑你的!”“这叫退化”邻长发出悲哀的声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