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06856
大小:4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5
《京津冀地区物流一体化问题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京津冀地区物流一体化问题分析唐文强2008221107100004商学院08级经济学摘要:当前经济区域化、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作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同样也面临着区域一体化的问题。历经了十个五年计划,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都取得了不俗的表现。但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我所看到的京津冀地区经济表现不尽人意,很多方面落后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必将大大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从而加快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步伐。但是,从现实看,要实现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还面临着许多阻力。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阻力区域物流一体化,就是对现有物
2、流基础条件实行无缝链接,形成多层次、多功能、运作快捷的综合物流体系,以区域物流一体化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因此,分析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的问题和阻力因素,为实现京津冀区域物流的一体化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现实来看,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阻力。 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概况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岛、承德、张家口、沧州、衡水、邢台、邯郸11座地级以上城市及其所辖县城。京津冀两市一省,地理位置紧邻。京津被河北省所环抱,河北是华北地区的腹地。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和
3、国际交流中心,而且经济实力雄厚,商业服务业发达。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综合性的港口城市和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京津两市组成全国最大的政治、文化、经济三位一体的核心区。河北环京津地区经济也有相当基础和实力,在能源、原材料、工业、港口运输等方面具有优势。该地区陆地面积21.67万平方公里,人口9164.6万,2009年京津冀GDP总量3.4万亿元。10近几年来,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发展现代物流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地区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战略意义,并已着手研究和制定有关物流规划与政策。如北京市已经完成了《北京市综合物流系
4、统规划研究》。天津市把发展物流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措施,并编制了《天津市现代物流纲要》。河北省选择一批大型工商企业进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涌现出了一批企业物流管理先进典型。据有关方面统计,截至去年底,国内共有A级物流企业737家,河北占有17家,北京占有36家,天津占有14 家。京津冀地区物流一体化问题分析 目前由于人文观念、行政区划导致的各自为政、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落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而缺少一体化的物流体系是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他人看来一天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强势经济区域,为什么物流一体化表现的不尽如人意
5、呢?通过多年在该地区的生活及相关资料的查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地域文化差异 京津冀地区在数千年的封建王朝更迭中,特别是明清王朝定都北京后长达五百多年的文化熏陶,使其稳定继承了在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和“知足常乐”的农业文化。这一点我个人深有体会,例如天津人就有一种小富即安的心里,取得一点成绩后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人们更乐衷于享乐主义,茶余饭后听听相声,溜溜鸟,从骨子里讨厌都市的快节奏,所以天津的城市经济与天津人的生活习惯极不搭调。加之长期受政治中心和儒家文化影响,往往讳言物质利益。而长期“讳言利”的无奈,压抑了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正当权利,扭曲了人们追求利益的本性。
6、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珠三角地区的岭南文化,凝聚力强,广东人骨子里充满竞争意识,“市场如战场”;长三角地区,工业文明较早地冲击农业文明,不断进取的思想已被人们普遍接受。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在经济总量上全面超越京津冀地区,这种超越与其说是经济的突飞猛进,倒不如说是经济飞速发展背后理性、开放、创新的思想观念、文化精神在起作用。 京津冀地区存有三种不同的地域文化。北京人现在过得还是“皇城文化”天生的一种官气十足,大气并带有一定的霸气。这种霸气不同于上海人的傲气,这种霸气是不可协调的,是对任何权贵的藐视10;天津是“漕运文化”,天津自古受“京城”影响大,顺民思想比较严重,做
7、事不好争先,长期以来形成了“小富即安”的思想;河北是典型的“燕赵文化”,河北人憨厚、朴实、慷慨悲壮、崇尚侠义,长期以来形成了“重义轻利”的道德取向,商业意识淡薄,缺乏商人的精明之处,在开放的大市场竞争中自然处于劣势。以上三种思想文化上的差异给京津冀三地全方位的合作带来了不小的阻力。 二 区域共同发展观念缺失及经济体制的限制 由于京津冀依然是三个独立的行政区,三方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往往以利己为目的,不能横好的协调发展。尤其是北京,依靠强大的政治力量,取得了津冀望尘莫及的政策优势。当自身利益与区域利益发生矛盾时,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