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形线”在解题中的应用等论文

“叉形线”在解题中的应用等论文

ID:13993001

大小:10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5

“叉形线”在解题中的应用等论文_第1页
“叉形线”在解题中的应用等论文_第2页
“叉形线”在解题中的应用等论文_第3页
“叉形线”在解题中的应用等论文_第4页
“叉形线”在解题中的应用等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叉形线”在解题中的应用等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奇妙的数  虽然人们对数学已有了很深的研究,但数学却仍无时无刻不带给我们惊喜,无意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请看下面几组等式:(1)3×1.5;3+1.5=4.5(2)5×1.25=6.25;5+1.25=6.25(3)9×1.25=10.125;9+1.125=10.125(4)17×1.0625=18.0625;17+1.0265=18.0625(5)33×1.03125=34.03125;33+1.03125=34.03125(6)65×1.015625=66.015625;65+1.015625=66.015625(7)129

2、×1.0078125=130.0078125;129+1.0078125=130.007812不难发现,如果设第一个数为a,第二个数b,则有a×b=a+b则数列1,3,5,9,17,……的通项可写成ab=1+2n数列1.5,1.25,1.125,1.0625……的通项可写成bn=1+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原因很简单,因为(1+2n)(1+)=(1+2n)+(1+)显然是成立的。从而可将其推广到由(1+mn)(1+)=(1+mn)+(1+)得出许多这样奇妙的数组。数学的美丽,数学的惊喜是存在的,就看我们是否善于发现。湖北钟祥柳成兵“叉形线”在解题

3、中的应用解析几何中常遇到两直线相交的问题,我发现这类问题可以把两相交直线看着一个曲线,以下称为“叉形线”。它的曲线方程是什么呢?一般地,如果直线A1+B1y+C1=0与直线A2+B2y+C2=0相交,则形成的“叉形线”的方程为(A1+B1y+C1)(A2+B2y+C2)=0且是二次曲线。下面用例子来说一下它的应用。例1、一条直线L被两条直线4x+y+6=0和3x-5y-6=0截得的线段中点恰好是坐标原点,则求直线L的方程。解:设L:y=kx(k显然存在)联立“叉形线”:(4x+y+6)(3x-5y-6)=0得(12-17k-5k2)x2-

4、(6+36k)x-36=0设L与“叉形线”相交于点(x1,y1),(x2,y2)则有=0即6+36k=0,所以k=-,故L方程为y=-x例2、过点M(2,1)作直线L,交x,y轴正半轴于A、B两点,求

5、MA

6、·

7、MB

8、的最小值。分析与解:可设直线参数方程(<<)把两坐标轴看作“叉形线”,其方程为xy=0,联立直线方程得t2sincos+t(2sin+cos)+2=0①其中方程的两解对应于直线与坐标轴的两交点,设MA=t1,MB=t2即方程①的两根

9、MA

10、·

11、MB

12、=

13、t1

14、·

15、t2

16、==当=时,

17、MA

18、·

19、MB

20、的最小值为4。实际上,“叉

21、形线”也应是圆锥曲线的一种,当一平面过两相对圆锥顶点时得到的就是两相交直线形成的曲线即“叉形线”。如果把它和椭圆,抛物线等一样应用,那将是一片新天地吗?湖北钟祥柳成兵例谈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湖北钟祥柳成兵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但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以及由此而获得的能力是永存的。所谓数学思想、带有思想、观点的属性,是从具体的数学知识和对数学的认识过程中提炼、升华,在更高层次上抽象和概括的一种隐性的更本质的知识内容,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是用以建立数学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数学意识。中学阶段,特别是高考中涉及的主要数学思想有:数形结

22、合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化归的思想。所谓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因而指的是适用面宽广的数学基本方法,即通性通法,具有模式化和可操作性的特征,用作解题的手段,如消元降幂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构造法、几何变换法等。学生在做数学题中领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揭示、强化数学思想方法,我们应不失时机,启发学生用数学的大脑去观察、分析、处理问题,揭示其数学思想方法,配合学生的体验,逐步强化,使之成为一种意识。请看下面一个例子:例1、P是双曲线-=1(a>0,b>0)左支上

23、一点。F1,F2分别在左、右焦点,焦距为2C,则△PF1F2的内切圆圆心的横坐标为()A、-aB、-bC、-CD、a+b-c分析:在双曲线左支上随便取一点P(x0,y0)计算,将不胜其繁,也是缺乏数学头脑的表现。观察选项的特征,均为定值。据此,可将问题特殊化。取双曲线的左正焦弦的上端点为P,此时△PF1F2为直角三角形,∠PF1F2=900,结合图形,只需求出内切圆半径即可。内切圆半径r=(

24、PF1

25、+

26、F1F2

27、-

28、PF2

29、),由双曲线的定义,

30、PF2

31、-

32、PF1

33、=2a,又

34、F1F2

35、=2c,r=(2c-2a)=c-a,故内切圆圆心的

36、横坐标为-[c-(c-a)]=-a,选A。特殊化处理起来竟如此轻松。极限化则更为巧妙,当点P在左支上向左顶点A1运动时,△PF1F2的内切圆逐渐变小,当点P无限趋近于A1时,其内切圆的极限位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