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99169
大小:735.5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7-11-11
《接线端子级进模模具设计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接线端子级进模模具设计毕业论文目录第1章绪论11.1冷冲压与模具设计简介11.2我国冲压模具水平状况11.3冲压模具的发展重点与展望4第2章冲压件工艺性分析及冲裁方案的确定82.1冲裁件结构工艺性分析82.2冲裁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92.3冲裁件的尺寸基准102.4冲裁件经济性分析102.5冲裁方案的确定10第3章排样图设计及材料利用率的计算113.1排样的设计123.2搭边的选取123.3材料利用率的计算14第4章冲压工艺力的计算154.1冲裁力的计算174.1.1冲压力的行程曲线174.1.2冲裁力的计算
2、公式174.1.3降低冲裁力的方法184.2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的计算184.3冲压压力中心的计算21第5章冲压设备的选择235.1冲压设备类型的选择235.2确定设备的规格23第6章冲裁模具间隙刃口设计266.1冲裁间隙266.1.1冲裁间隙对冲裁件质量的影响266.1.2冲裁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266.1.3冲裁间隙对冲裁力、卸料力的影响276.2合理间隙的选用286.3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3051第7章主要零部件设计387.1模具材料的选择387.1.1模具材料与热处理387.1.2H62软黄铜的化学成分和
3、机械性能387.2落料凹模设计397.2.1落料凹模刃口形式397.2.2落料凹模外形和尺寸的确定397.3凸、凹模设计397.3.1模具的结构形式和固定方法397.3.2凸凹模长度的确定407.3.3凸凹模结构设计417.4冲孔凸模417.4.1冲孔凸模的固定形式417.4.2冲孔凸模长度的确定417.4.3凸模强度校核427.4.4冲孔凸模的结构437.5卸料弹簧的选择447.6凸模固定板及垫板的选择45第8章标准件的选择458.1模架及模柄的选择458.2打杆的选择458.3导尺的选择468.4活动弯曲凹模的
4、设计468.5卸料螺钉468.6推杆的选择478.7螺钉及销钉的选择47第9章模具的校核48结论49参考文献50致谢5151第一章绪论1.1、冷冲压与模具设计简介我国冲压模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以及能力等方面都已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但与国民经济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比较大,一些大型、精密、复杂的高档模具每年仍需要大量进口,尤其是中高档轿车的覆盖件模具,目前主要依靠进口。一些低档次的简单冲模,已趋于供过于求,市场竞争十分激烈[1]。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材料,2004年我国冲压模具总产出约为22
5、0亿元,其中出口0.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2亿元[2]。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资料,2004年我国共进口冲压模具5.6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6亿元。从上述数字可以得出2004年我国冲压模具市场总规模约为266.6亿元。其中国内市场总需求为260.4亿元,总供应约为213.8亿元,市场满足率为82%。在上述供求总体情况中,有几个具体情况必须说明:一是进口模具大部分是技术含量高的大型精密模具,而出口模具大部分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中低档模具,因此技术含量高的中高档模具市场满足率低于冲压模具总体满足率,这些模具的发展已
6、滞后于冲压件生产,而技术含量低的中低档模具市场满足率要高于冲压模具市场总体满足率;二是由于我国的模具价格要比国际市场低格低许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因此其在国际市场的前景看好,2005年冲压模具出口达到1.46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94.7%就可说明这一点;三是近年来港资、台资、外资企业在我国发展迅速,这些企业中大量的自产自用的冲压模具无确切的统计资料,因此未能计入上述数字之中[3]。1.2、我国冲压模具水平状况近年来,我国冲压模具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大型冲压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50多吨的模具。为中档轿车配套的覆盖
7、件模具国内也能生产了。精度达到1~2μm,寿命2亿次左右的多工位级进模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够生产。表面粗糙度达到Ra≦1.5μm的精冲模,大尺寸(Φ≧300mm)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国内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4]。51 1.模具CAD/CAM技术状况 我国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已有20多年历史。由原华中工学院和武汉733厂于1984年共同完成的精冲模CAD/CAM系统是我国第一个自行开发的模具CAD/CAM系统。由华中工学院和北京模具厂等于1986年共同完成的冷冲模CAD/CAM系统是我国自行开发的第一
8、个冲裁模CAD/CAM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开发的冷冲模CAD/CAM系统也于同年完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汽车行业的模具设计制造中开始采用CAD/CAM技术。国家科委863计划将东风汽车公司作为CIMS应用示范工厂,由华中理工大学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开发的汽车车身与覆盖件模具CAD/CAPP/CAM集成系统于1996年初通过鉴定[5]。 在此期间,一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