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985434
大小: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5
《浅谈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要:随着高中新课程实验全面实施,教育模式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数学教师素质能否与课程实施要求相适应,已成为新课程实验中数学教育成败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在经济、教育均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关注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包含了教师本人、教研组、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师专业化 从大的方面讲,数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其它自然学科的研究均要用到数学这一工具,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数学为商业、财政、国防等做出了贡献。对中学生来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好的数学教育不仅会消除学生对该学科的
2、畏难情绪,而且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最终学会自主学习。随着高中新课程实验全面实施,教育模式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数学教师素质能否与课程实施要求相适应,已成为新课程实验中数学教育成败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在经济、教育均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关注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际内涵 数学教师专业化是一个过程,是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完善的过程,是其教学行为不断成熟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完全理解教育并科学地进行教育实践的过程。 数学教师专业化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尽量使数学教学达到艺术化的水平。 作为一名专业的高中数学教师,其专业化
3、发展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与其它学科教师共有的层面: (1)师德良好,热爱教育事业,根据实际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有终身学习的迫切愿望和实际行动。 (2)有较强的教学基本功:普通话水平较高,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能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辅助教学,书写规范。 (3)积极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是其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新教师的教学反思能使其从教学新手成长为胜任教学的能手,老教师的教学反思可使其成为一个智慧型的老师。在数学教学反思过程中,不仅要反思有关知识、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更要反思一开始是怎么引入的,走过哪些弯路,产生哪些错误,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弯路和错
4、误等。久而久之就可以总结出规律性的经验。这些带有规律性的经验都是今后教学的行动指南 2、学科专业层面: (1)有丰富的数学专业知识。 数学教师的数学专业知识来自于自己的学生时代(特别是大学时代)和工作中的不断学习,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 (2)能准确把握所教数学知识的内涵、拓展性。 对教材内容的深层次分析,认真备课,是教学中深入浅出的关键。 如:在讲解排列组合知识时,教师应对有限制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作系统研究,进行归纳: Ⅰ、有一个或多个肯定性条件的排列问题: (Ⅰ)、某个(些)元素必在某些位置上――元素分析法; (Ⅱ)、某个(些)位置必须
5、放某些元素――位置分析法; (Ⅲ)、某些元素必须相邻――捆绑法; (Ⅳ)、定序问题――先排后除法。 Ⅱ、有一个否定性条件的排列问题: (Ⅰ)、某个(些)元素不在某些位置上――位置分析法; (Ⅱ)、某个(些)位置不排某些元素――元素分析法; (Ⅲ)、某些元素互不相邻――插空法。 Ⅲ、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否定性条件的排列问题――容斥原理 Ⅳ、分组与分配问题。 (Ⅰ)、较多的不同元素全放在较少的不同位置上,每个位置至少一个元素――先分组,后分配; (Ⅱ)、较多的相同元素全放在较少的不同位置上,每个位置至少一个元素――隔板法。 (3)理解数学知识中蕴含的人文精
6、神,在教学中渗透数学的文化性。 这对数学教师有较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做有心人,教师自己必须真正理解数学,有积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数学教师必须有很强的解题能力。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最终都体现在解题能力上,学生在提高解题能力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做到当面给出正确、简明的解题思路,并对问题作归类分析,使学生从知识、题型、方法上系统地掌握。 (5)熟悉学生在数学上的认知规律。 只有认真分析学生现状,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方式,把握好所教内容的深度、难度,由浅入深,才能克服数学的抽象性给学生带来的
7、畏难情绪,使教与学更加有效。 二、如何实现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数学教师要有过硬的数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并通过不断学习使之不断扩充和完善。 (1)只有在作为一个数学教师之前储备了丰富的数学专业知识,才能从高观点下去审视所教的数学知识,知道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和来龙去脉,在不失严谨的条件下将数学知识以最便于学生理解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如:高中数学中有极限知识,但鉴于中学生的知识水平,中学教材并未给出极限的“ε―N”定义,更未要求用极限定义去论证极限的存在性,只用“两个无限趋近于”对极限进行描述,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应对极限的严格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