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技术要求供参考

勘察技术要求供参考

ID:13962333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5

勘察技术要求供参考_第1页
勘察技术要求供参考_第2页
勘察技术要求供参考_第3页
勘察技术要求供参考_第4页
勘察技术要求供参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勘察技术要求供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执行规范、成图规格1.1、执行规范执行国家及地方的测量、物探、勘探等相关规范标准。1.2、成图规格(1)、地形平面图为带状图,比例尺1:1000。(2)、地形纵断面图对应平面的带状图1:1000比例尺;竖向1:100比例尺。(3)、地下综合管线图对应地形平面图在其上绘制出所有地下管线,并在每根管道上标注以下内容:管道名称、管径(运行或设计压力)、埋深(注明管顶、管中或管底,或统一规定金属管道埋深均指管中埋深,非金属管道埋深均指管顶埋深)、管道材质。在管线的管径变径点、阀门、分支点、交接点(主要指站)要特别注明坐标点。如:燃气DN50

2、0(1.6MPa)/1.50m钢,给水DN300/2.0m钢,排水DN1200/3.5m混凝土。(4)、地下设施,如电缆沟、排水箱涵、阀门井等,需标注出覆土深度、箱涵尺寸(宽度和高度)、阀门井尺寸(长宽高)等。如:电力(0.8×0.4)/0.0m混凝土,排水(3.5×1.2)/1.0m混凝土。52、测量技术要求2.1测量范围管道内(高速)侧:管道中心线至高速公路现状边线。管道外侧:管道中心线向外偏100米范围2.2其他要求门站及高中压调压站围墙外50米范围内进行现场测绘1:1000数字化地形图(在当地已收集到的地形图基础上修测),同时应

3、明确核实设计管道两侧各15米、门站及高中压调压站围墙外30米范围内地上建筑物及其他设施。3、物探技术要求3.1探测范围设计管道两侧各10米、门站及高中压调压站围墙外5米范围内。3.2地下管线及障碍物探测3.2.1技术要求1)查明天然气管线两侧10米范围内地下管线,道路路口扩大为20米。52)查明电力管(沟),查明范围内所有电力电缆附属设置,查明高压、超高压铁塔基底的电力引线走向、电压及引线条数。3)查明电信管线,标明管道的起始人(手)孔编号和末端人(手)孔编号,查明范围内所有电信电缆附属设置。4)查明范围内各种给排水管道及附属设施。5)

4、查明燃气管道布置情况,管径及埋深,查明管线上阀门井坐标、过路管道属性。6)查明范围内各种地下建构筑物及其他地下设施。3.2.2地下管线标注颜色规定序号内容颜色1给水管线点号及管径注记给水管线及管线点号5号蓝2污水管线注记、水流方向线污水管线、管线点4号天蓝3雨水管线注记、水流方向线雨水管线、管线点40号褐4电力管线注记电力管线、管线点1号红5电信管线注记电信管线、管线点3号绿6煤气管线注记煤气管线、管线点黄色7工业管线注记工业管线、管线点亮紫8地形图252号4、勘察技术要求4.1地质勘察范围地质勘察范围:拟建管道沿线及场站区域。5直埋管

5、道沿线每一公里初勘一处,场站及穿越处进行详勘。4.2地质勘察要求4.2.1门站每个门站布置12个勘察点,孔深5—15米左右(详见门站布孔图)1)站控楼拟建二层框架结构;勘探控制点,孔深不小于15米;2)设备区勘探点孔深不小于10米;3)四周围墙勘探点孔深不小于5米;4)查明勘探深度以内各土层的土性特种、分布规律及工程特性;5)提供各土层物理力学综合指标。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及特征值;6)明确场地地震设防烈度及场地类别,查明场地埋深15.0m内饱和砂质粉土及粉砂的分布情况,并判定其液化可能性,若液化、提供液化土层的液化强度比、液化指数,确定液

6、化等级;7)调查场地浅部地下水类型、埋藏特征,并判定地下水及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8)查清场地内拟建物位置处明浜、暗浜及其他障碍物的分布情况,并对其提出地基处理建议方案。4.2.2高中压调压站5每个调压站布置1个勘察点,孔深15米左右,位于设备基础下方。4.2.3高压阀室钻孔应布置于阀室四角,共4个勘察点,孔深15m。4.2.4顶管勘探孔布置在穿越管线的轴线两侧,孔距宜为30~40m,勘探孔距穿越管线轴线的距离为3m,孔深应大于管线敷设深度至少10m,定为20m。若孔中发现地质情况复杂难以判断土质变化,应增加探孔密度。4.2.5定向

7、钻勘探孔交错布置于轴线两侧并偏离中心20~30m,勘探孔轴线投影距离不小于50m(单侧孔距不小于100m),遇河流、鱼塘等施工不利地段可适当调整勘探孔间距。若孔中发现地质情况复杂难以判断土质变化,应增加探孔密度。孔深自定向钻两侧向中间递增,增幅为5m/孔。两侧孔深定为15m,向中间孔深逐渐增加,依次为20m、25m、30m……,孔深应大于管底埋深至少10m,但最深不超过55m。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