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历史,1-1-2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历史,1-1-2

ID:13962164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5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历史,1-1-2_第1页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历史,1-1-2_第2页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历史,1-1-2_第3页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历史,1-1-2_第4页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历史,1-1-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历史,1-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1.(2011·山东实验中学调研)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在位的54年中,共有13位丞相先后当政,其中3人被迫自杀,3人最终被杀,只有7人得到善终。对上述现象解读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代中国已走向极端专制B.君主专制体制下,臣民的生杀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C.汉武帝频繁换相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皇权D.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的人常常面临危险[答案] A[解析] 中国走向极端专制是在明清时期,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其他三项均符合汉武帝时代的政治特征。2.(2011·湖南省模拟)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

2、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这表明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  )A.公平性B.民主性C.家族性D.强制性[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察举制和征辟制的理解。察举和征辟的标准主要是才能和品德,因此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是没有民主性可言的,不拘一格表明选拔人才不受门第的限制,家族性、强制性体现不出来。3.(2011·临沂质检)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

3、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答案] C[解析] 科举制开始于隋朝,明朝时实行八股取士,因而帖子中有关科举制的史实错误;帖子全面否定了科举制,而忽视了科举制的进步性,没有全面客观的评价。故C项正确。4.“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中朝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D.明朝内阁制度[答案] B[解析] 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实施,不

4、但排除了丞相专权的危险性,而且三省各司其职,增强了施政的程序性和科学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因此材料中的“它”指的是唐朝三省六部制。5.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大臣专权而实行的“合议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他文明所缺乏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三项制度可以对应下列的(  )A.唐朝中书省,明朝的六部,宋朝的通判B.唐朝门下省,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宋朝的通判C.汉朝的内朝,清朝的军机处,秦朝的御史大夫D.明

5、朝的内阁,宋朝的二府三司,元朝的行中书省[答案] B[解析] 唐朝时期的门下省具有审批的职权,可以防止皇帝决策失误;清代用议政王大臣会议,带有“合议”的特点;秦代的御史大夫和宋初的通判都具有监察职能。6.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任命文官出任地方长官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答案] B[解析] 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A项是中央收

6、回地方行政权,C项是中央收回地方军权,D项是分割相权,都只能反映变革的一个方面,只有B项表述才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7.历史学家钱穆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西汉设立中朝②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北宋设立枢密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D[解析] 读懂材料是解答材料式选择题的前提和关键,本题材料反映了专制主义皇权的加强,是皇权与相权矛盾斗争的趋势,①③④都是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措施,唯有②是一个选拔官吏的制度,所以排除②选D项。8.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

7、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设政事堂B.元朝设中书省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D.清朝设军机处[答案] C[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的领袖原本是由宰相担当的,皇帝能成为“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是因为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9.(2011·潍坊抽样)“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

8、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于(  )A.唐朝   B.宋朝C.明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