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

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

ID:13960572

大小:77.4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5

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_第1页
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_第2页
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_第3页
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_第4页
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2015-04-23来源:综合 作者:葛晓音2   我们知道中国古典诗词的成就是极其辉煌的,因为历史悠久,题材内容丰富,形式风格多样,表现艺术手法千差万别,所以怎么样阅读和欣赏古典诗词也不能一概而论。要欣赏古典诗词,最基本的问题是理解。当然我们说理解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比如说我们要知道这个作品的时代背景,要知道作者的一些基本生平情况,这些我们在读一般的作品时都应了解。今天我想从几个比较高的层次来和大家讲一讲,我们如何进一步提升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的水平。  作品的内容、风格和题材类型的关系  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是从少到多逐

2、渐增加的。在题材的形成和扩大过程当中会形成某一种题材作品的内容、主题以及艺术风格的传承性。比如说像感遇言志、咏史怀古、边塞游侠、山水田园、赠人送别、相思羁愁、闺情宫怨等等这些题材几乎可以说是永恒的。另外,中国古诗有一种拟古的传统,就使得他们在学习前人创作的过程当中,把前代相延已久的题材主题继承下来,促使诗歌在艺术表现上不断进步。如果了解这些规律,对于我们理解诗歌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说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有时候要经过好几代人的提炼。下面我们先看一些例子,大家知道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很有名的诗句。但是在他之前,我们看

3、南朝的乐府民歌《子夜歌》里面已经有了“春蚕易感化,丝子已复生”。这个“丝”是双关语,也指思念的“思”。所以李商隐的名句是融化了前人的诗句而产生的。再比如说,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在他之前,盛唐的诗人丘为已经写过“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李白也写过“东风已绿瀛洲草”,这个“绿”字用得很好,可惜李白的这句诗没有太多人知道,但是王安石的这句诗却很有名。像北宋词人晏几道的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在中唐的时候,有一个叫武元衡的也写过类似的句子“秾李雪开歌扇掩,绿杨风动舞腰回”,只是几个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而已,但是品位高下明显

4、。  可以看出,古代诗人往往是把前人最初的一点创意,逐渐发挥得非常透彻,成为了名句。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古典诗歌当中非常多。所以我们对名句的欣赏要结合这样一种题材和表现艺术的传承性来认识。  对于名篇的理解也一样,后人在写作的时候,往往融会贯通了前人同类题材的意思。有时候你不了解以前的作品,就理解不了后来一些诗里的用意。比如说送别诗,从汉魏一直到唐宋,数量非常多。我下面举两首为例,先看一下李白的《送友人》,这是一首很有名的五言律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首诗写的是

5、送别朋友的情景,应该说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场景。地点在城外,城北青山横卧,城东白水缭绕。这一山一水既是写山清水秀的景色,也是为了和下一句“此地一为别”形成对比,好像山和水都留恋着这个城市,可是人就像孤蓬开始了漂游万里的征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两句是本诗的名句,“浮云”是眼前的景色,但也是比喻游子就好像浮云一样,没有办法掌握自己漂流的动向,“落日”点出了分别的时间,但是也隐含着光阴流逝、人生聚短离长的悲哀。这就是故人情。  为什么这样来理解呢?因为中间两联融合进了汉魏古诗中很多类似的意思,比如说“孤蓬”比“游子”,我们可以看曹植的“转

6、蓬离本根,飘飘随长风”、“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蓬”是一种草的名字,秋天它的根枯了以后就会离开泥土,被风吹得到处飘散。所以从汉魏的时候,人们经常用“孤蓬”、“飞蓬”、“转蓬”这类词来形容游子。  同样使用了“浮云”做比喻的还有李陵诗中的“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也是在送别的时候讲的。曹丕的“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意思就更深了,不仅仅是把云的漂流比作游子的漂游,而且有一种人生没有办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感慨。  “落日故人情”,在落日当中告别故人的意思,我们也可以在曹植的“惊风飘白日,光阴驰西流。盛时不可再,百

7、年忽我遒”中看到。“落日”容易让人联想起光阴飞逝,人生苦短。游子本来已经盛年不在,但是仍然漂流在一种前景暗淡的旅途当中,所以他们分别时候的心情就可以想见了。  最后的“萧萧班马鸣”,“班马”,即离群的马。此刻,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连他们骑的两匹马仿佛也懂主人的心情,不愿分离,临别时不禁潇潇长鸣。这些意象都是以前的人们送别时最常见的,而且是汉魏古诗当中最常用的,所以后人经常称赞这首虽然是五言律诗,但是它有汉魏古诗的古调,所以对它评价很高。  再比如边塞诗,边塞诗的题材是和战争有关系的。虽然说《诗经》、《楚辞》当中早就有描写战

8、争和士兵的诗歌,但是文人借边塞题材来书写立功理想的诗歌是从建安时期,也就是从曹植的《白马篇》才开始的。到了南朝有一位诗人叫鲍照,他借这个题材来书写立功理想以外,又在诗歌当中增加了一些边塞风景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