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人和人的经济

经济的人和人的经济

ID:13950757

大小:42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5

经济的人和人的经济_第1页
经济的人和人的经济_第2页
经济的人和人的经济_第3页
经济的人和人的经济_第4页
经济的人和人的经济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的人和人的经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的人和人的经济“你幸福吗?”这是2012年中国的“天问”,它戳中了很多人的敏感神经和内心痛处。幸福感是有的,但不幸福的感觉同样弥漫。  如果说,幸福是一种需求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那么不幸福就是因为需求无法满足而带来的。现状是,很多人都觉得活得很累,身体累,心也累,因为既要为生活奔波,心理上也缺乏安定感。  我们所处的不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丰裕社会吗?为什么一个有能力让人生活得更幸福的时代没能做到这一点?    把命运交给市场  根据耳熟能详的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参照这个分析,造成不幸福的原因也是多层次的,从低到高大体可以描述为:经济上的拮据带来的对人的

2、直接限制;未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在一个失序的社会中生活体验到的孤独感和无力感;正义的缺位和公共生活的空洞化让人生的意义大打折扣;等等。  不同层次的需求对人的影响程度的大小有不同。需求的层次与幸福感的获得之间存在着一个“反比”关系: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给人带来的幸福感不强,但未能得到满足带来的不幸福感是极其强烈的;反之,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可以带来更强的幸福感,而未得到满足的不幸福感则相对是轻微的—一个人因未能充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感到的痛苦是偶尔在感时伤怀的时候才感觉到的,而贫穷带来的痛苦却如影随形,无可摆脱。  换句话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为不同的层面:经济生活、社会生活

3、、政治生活等。经济生活是指人的工作、收入、消费、储蓄等各个方面的情形,这是人的生活的“第一场域”,对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影响最为直接。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有所重合,从一个理想化的角度出发,人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社会关系,或者在社会关系网络中从事生产和消费活动。  经济生活及其支撑的社会生活是生命质量的支柱,一个在孤独中为生存而疲于奔命的人,难以发展更高的精神追求和高效地参与公共事务,也就不可能实现人生的意义。  如今,我们都生存在一个被称为市场经济的体制中,普通人的命运主要由市场来决定,而不是其他因素。而在市场环境下,个人的经济生活状况首要地取决于他与生产

4、资料结合的方式—是占有资本,还是只能向资本出卖劳动。对那些缺乏技能(技能的获得是需要成本投入的)而又天资普通的人而言,市场游戏可以是极端残酷的,因为资本主导的市场经济总是创造性和破坏性并具:它创造机会把一些人吸纳进来,同时也在破坏一些人旧有的生存方式后将其排除在外。你必须拼命挣扎,才能将头露出水面。  “凤姐”(罗玉凤)是一个靠自我炒作而为人所知的人,绝大多数时候,她给人的感觉是行事乖张,说话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偶尔她会袒露心声,表达不为人所知的内心感受。2012年1月17日,她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我从小家境贫寒。因此失去公平的教育机会。在上海打工时,常常失业

5、(失业不是很平常的事么?),而我没有失业救济(哪个中国人有失业救济?),每当有老板对我说明天你不用来时,我就想我是不是要饿死了。我常常活在被饿死的恐惧中。没人判我死刑。而我却会因为丢工作而失去生命权”(原文如此)。  寥寥数语,把一个底层人物的辛酸和苦痛表达得淋漓尽致。她描述的这种状态,绝非特例,无数的人有过与“凤姐”相通的体验。通过“炒作”,她至少部分地改善了生活的境况。“凤姐”是一个熟悉并善于利用社会规则的人,是这个平庸时代的反抗者。  还需要看到,这个时代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不同以往,资本的集中化到了空前的程度,这就使得占有少许生产资料的人群也时时感受着市场的寒

6、意。拥有一块土地的农民的日子不好过,增长不增收,甚至减收;小商业经营者的日子也不好过,一次对市场的操控和炒作足以导致很多人破产。    排斥人的经济  市场经济宣扬这样一种意识形态:市场提供平等的机会,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上升的可能,都有成功的机会。这个意识形态的反面是,那些市场上的失败者,大都是不值得同情的“懒汉”。可事实是这样的吗?在这里,我们简要回顾全球经济体制在晚近的历史上发生的重大转变。  世界经济在1970年代初期发生了一个重要的转折,资本主义世界在二战后的黄金年代告一段落了。在此前的黄金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通过福特主义的生产方式实现快速稳定的发展,这

7、种以大规模生产加大规模消费为特征的生产方式对工人而言意味着高就业率和工作的稳定。这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正是在这个时期,西方才出现了大规模的中产阶级社会,查尔斯·米尔斯所定义的“白领”逐步取代了无产阶级的概念。  相应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了应对西方的军事威胁,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建立起了一套工业体系。而在就业率方面,社会主义阵营是以全就业为目标的。对西方而言,社会主义阵营的存在和竞争是促使其提高社会福利、改善劳工待遇的一个重要的激励因素。  那个时代的批判家们对两个体系在经济体制方面的共性的关注要大于对二者声称的意识形态对立的关注。赫伯特·马尔库塞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