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论文 _0

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论文 _0

ID:13933506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5

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论文 _0_第1页
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论文 _0_第2页
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论文 _0_第3页
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论文 _0_第4页
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论文 _0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论文 _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论文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论文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论文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论文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论文  目标教学,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教学评价为手段,以反馈--矫正为关键,并以此将教学过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促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获得最佳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体系我们将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确定为道德认知领域,道德情感领域和道德行为领域。各领域的分类如下:  道德认知领域  学生对思品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可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识记、领会、辨析三个层级。  1.识

2、记。”识记”是学习的最低层级的目标。它是指能回忆再现最基本的道德知识的能力,既能答出、背出、写出本课基本道德观点。  2.领会。“领会”是认知领域中教学目标的第二层级,它是指初步理解所学道德知识的基本含意,即能正确地解释或举例说明本课的观点和概念的内涵。领会是最低层次理解,着重于要学生对道德观点或观念了解透彻后,能利用该道德观点和观念与人交换意见。  3.辨析。“辨析”是指将所学道德知识用于某一特定的具体的情景的能力。  换一句话说,就是学生能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来判断、分析、评价自己从来接触过的材料中某种道德现象的是与非。辨析是较高层次的理解,着重于把抽象的道德知识运用

3、于适当的情景中,正确地作出结论,解决问题。  道德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编制,我们认为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应当列出其需要达到的学习水平,并用学生的具体行为加以说明。如小学思想品德课第二册第一课《学习礼貌用语》的教学目标,我们是这样表述的:识记:能说出常用的礼貌用语。  领会:1.知道“你好、再见、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日常用语的用法。  2.知道对人说话有礼貌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3.知道使用礼貌用语对个人、社会有什么好处。  辨析:能辨别礼貌用语的使用是否正确。  道德情感领域  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课的过程中,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一种内心体验,并逐步实现道德情感的内

4、化或个性化。道德情感领域包括接受、反应、态度三个层级的目标。  1.接受。“接受”是内化过程的第一层级,是指学生对新课中的学习内容感兴趣,有学习新课的强烈愿望。从教育的角度看,要达到这一层级的目标,就是要吸引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注意;从评价角度看,需要判断学生是否愿意注意这课学习目标。  2.反应。“反应”是内化过程的第二层级,是指学生对课文中的道德形象或道德现象产生的满意、愉快、喜悦或愤怒、厌恶、悲痛的情绪,这种情绪表现了一种道德感。  3.态度。“态度”是内化过程的第三层级,是指学生将道德感转化为内心的道德需要形成的某种价值观或责任感。  道德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是学生

5、情感内化过程的表象情绪反映,编制道德情感领域的目标时,尽可能地用贴近表象情绪的外显性行为语言来表述,目标才具有可测性。小学思想品德课第二册第一课《学习礼貌用语》的道德情感目标我们是这样表述的:接受:喜欢使用礼貌用语。  反应:体验到使用礼貌用语的好处及喜悦感。  态度:愿意效仿课文中使用礼貌用语的同学的言行,自觉使用礼貌用语。  道德行为领域  1.领悟。指学生能以课文中的道德知识为依据,说出正确的行为方式。  2.模仿。指学生能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进行模仿或操作,并达到正确。  3.习惯。指学生经过反复练习,能按正确的道德行为规则在相应的情景中,自觉、独立地行动,

6、并达到正确。  道德行为领域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情感内化程度的集中反映,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可测性强。因此在编制造德行为领域的目标时,语言表达要准确、具体。小学思想品德课第二册第一课《学习礼貌用语》的道德行为领域的目标,我们是这样表达的:领悟:知道什么情况下使用“你好、再见、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  模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你好、再见、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语言。  习惯:做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礼貌用语。  二、编制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编制教学目标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体现着目标教学的教学思想。  目的性。所谓目的性,

7、就是编制教学目标要以教学大纲及课程的基本要求为标准,以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为依据来制定教学目标,体现目标的编制为教学目的的达到服务。在编制教学目标时,必须处理好目标与大纲、教材的关系,要体现课时教学知识要求和能力培养的需要。  整体性。所谓整体性,就是在编制教学目标时要遵循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逻辑思路来进行,使教学目标体系由学科的总目标到具体实施的课时教学目标,构成一个有序的、联系紧密的目标系统整体。  以纵向上看,要使教学目标结构化。编制的教学目标相互之间的结构联系要反映教材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使各个单元,各册教材及整个学段的学科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