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试论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中国近现代法律思想【摘要】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的历史发展经历了鸦片战争时期、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时期、礼法之争、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变革。在近代中国经济变动、政治变革、外部冲击、内部变迁、学习西方、反思传统的多维作用下,形成了近代法律思想不同于古代和西方的特定内容。【关键字】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的历史发展及其主要内容特点一、中国近现代法律思想的历史发展。(一)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不久,在深重的社会危机的刺激下,封建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批有识之士,他们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先进人物
2、,开始朦胧地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法律制度,并对传统的法制和法思想进行了批判,对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1.代表人物:1,龚自珍(1792--1841)“更法改图”2,魏源(1794--1847)“因势变法”3.梁廷枏(1796-1861)4.徐继畲(1795—1873)2.地主阶级改革派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1)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和清王朝的法律制度,揭露了清朝的司法黑暗.(2)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变法主张的理论基础龚自珍: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魏源: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不断变化发展,"变古愈尽,便民愈甚"(3)主张变法改革龚自珍:“更法
3、改图”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赞赏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4)主张士人参政议政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魏源:民主议政,广开言路--显示出中国近代早期民主思想的特色。广收人才,"治法在人"(5)主张严禁鸦片,抗击侵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6)拘守封建正统法律思想,有很大局限性;法律思想没有越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范围;没有提出顺应时代要求的改革措施;变法改革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改变制度,而是让清王朝重现昔日盛景。(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农民的法律思想太平天国农
4、民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高潮.1.代表人物:1,洪秀全2,洪仁玕2.革命纲领(1)《天朝田亩制度》这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太平天国初期立法的指导原则.它以改革封建土地私有制为核心,设计了一套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结构.它不仅对土地制度作了具体规定,而且也规定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政策和制度.它的核心是通过土地的均分,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它反映了贫苦农民强烈得到土地的愿望,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绝对平均
5、主义思想,只能是小生产者的空想,无法实现.(2)《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洪仁玕为了挽救危局而著的纲领性文件.在政治方面提出了建立集权,分治与议政相结合的体制,改革封建专制独裁的弊端.在经济方面提出发展私有制,鼓励兴办近代工业等,以解放生产力.在文教方面提出鼓励现代文明事业,主张开办学校,医院,慈善事业,废除封建陋习等.《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结晶,反映了民主与科学的因素,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3.法律思想的特点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决定其法律思想既有革命性一面又有封建性的一面.(1)农民阶级的平等,平均观念和比较鲜
6、明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思想.但同时又夹杂浓厚的皇权主义,宗教迷信色彩."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皇权思想,等级特权观念严重严刑峻法,轻罪重刑拜上帝教(2)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和向西方学习的倾向.(三)洋务运动--洋务派的法律思想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中一部分带有买办性质的当权派,采用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人们称这些当权派为洋务派.他们都是代表着封建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1.代表人物中央:奕诉地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7、,张之洞2.法律思想的特点(1)"自强求富"的主张前期:“自强”,创办军事工业---本质在于加强对农民起义的镇压,而不是抵抗外国侵略.后期;“求富”《创办民用工业--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客观上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和西方技艺的传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他们的封建买办性反过来又压抑和阻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2)维护纲常名教曾国藩:“三纲五常”是“地维能赖以立,天柱所赖以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一秉于礼”张之洞“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法律思想的概括和总结.以纲常名教为本,在中国原有的封建法律
8、制度的基础上,"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以应世变,适应镇压农民革命和办洋务的需要,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四)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律思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