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味精发酵罐课程设计

m味精发酵罐课程设计

ID:13885718

大小:496.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24

m味精发酵罐课程设计_第1页
m味精发酵罐课程设计_第2页
m味精发酵罐课程设计_第3页
m味精发酵罐课程设计_第4页
m味精发酵罐课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m味精发酵罐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0M3味精发酵罐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发酵工程及设备题目名称70M3味精发酵罐设计专业班级10生物工程(2)学号指导教师学生姓名2012年12月27日20目录2012年12月27日1设计任务书31、设计方案简介42.生产工艺设计及说明42.1味精生产工艺42.2生产说明63、发酵罐设计与计算73.1发酵罐的几何体积73.2搅拌器设计及搅拌功率的计算84、冷却面积的计算114.1热负荷q114.2蛇管设计135、培养基灭菌蒸汽耗量计算166、接管设计166.1排料管设计166.2接通风管设计177、传动装置177.1皮带型号的确定177.2小皮带轮的直径的确定177.3大皮带

2、轮的直径的确定187.4皮带转速的确定188、发酵罐的支座选型189、消泡器设计1910、人孔1911、管口设计:1912、设计评述2020设计任务书生物工程10-2班:味精发酵罐设计(1)任务:……学号末尾为2:50M3味精发酵罐设计学号末尾为3:60M3味精发酵罐设计学号末尾为4:70M3味精发酵罐设计学号末尾为5:80M3味精发酵罐设计学号末尾为6:90M3味精发酵罐设计……具体要求:①按要求进行味精工艺设计及说明②发酵罐具体设计及计算③发酵罐装配图纸一张(2号图纸)三、设计论文的内容组成:1、设计任务书2、目录3、设计方案简介4、生产工艺设计及说明(发酵菌株、生

3、产条件、原料、工艺流程等)5、发酵罐设计(发酵罐主要部件尺寸的设计计算结果)(1)罐体(2)罐体壁厚(3)封头壁厚计算(4)搅拌器(5)仪表接口(6)挡板等(7)人孔和视镜(8)管道接口(9)冷却装置设计201、设计方案简介本设计设备是70m3全容积的机械搅拌生物反应器,用来发酵生产谷氨酸,进而生产味精,此反应器内部结构简单,包括进气装置,搅拌装置和取样装置。外部结构包括:夹套、支座、电动机、减速机以及种类管道的进出口等。设计本着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拆选方便、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而设计的。确定具体的各部分结构形式和尺寸(如封头,传热面等);根据压力、温度、介质情况合理选材;

4、研究电动机、减速器、联轴器等的选用;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必要的稳定性的校核。本设计查阅了多方面的资料,还运用了多方面的知识,采用了许多方法和技巧,使得整个设计合理。2.生产工艺设计及说明2.1味精生产工艺2.1.1发酵菌株现有谷氨酸生产菌分属于棒状杆菌属、短杆菌属、小杆菌属及节杆菌属。目前工业上应用的谷氨酸产生菌有谷氨酸棒状杆菌、乳糖发酵短杆菌、散枝短杆菌、黄色短杆菌、噬氨短杆菌等。目前国内各味精厂所使用的谷氨酸生产菌主要有(1)纯齿棒状杆菌AS1.542及其诱变株B9、B9-17-36、F-263等菌株;(2)天津短杆菌T613、及其诱变株FM-415、CMTC6282、

5、S9114等菌株;(3)北京棒杆菌AS1.229及其诱变株D110等菌株。2.1.2生产原料谷氨酸生产时发酵原料的选择原则[4]:首先考虑菌体生长繁殖的营养;考虑到有利于谷氨酸的大量积累;还要考虑原料丰富,价格便宜;发酵周期短,产品易提取等因素。目前谷氨酸生产上多采用尿素为氮源,采用分批流加,以生物素为生长因子。国内大多数厂家用淀粉为发酵原料,主要有玉米、小麦、甘薯、大米等,其中甘薯的淀粉最为常用。少数厂家用糖蜜为发酵原料,主要有甘蔗糖蜜、甜菜糖蜜。2.1.3培养基制备斜面培养基:葡萄糖0.1%、牛肉膏0.5%、蛋白胨1.0%、氯化钠0.5%、琼脂2.0%、PH7.0~

6、7.2。一级种子培养基:葡萄糖2.5%、尿素0.6%、KH2PO40.1%、MgSO4•7H2O0.04%、玉米浆2.3~3.0ml、pH7.0。二级种子培养基:水解糖12~14%、尿素0.5~0.8%、玉米浆0.5~0.6ml、KH2PO40.1~0.2%、MgSO4•7H2O0.04%、pH7.0。发酵培养基:水解糖12~14、尿素0.5~0.8%、玉米浆0.6ml、MgSO4•7H2O200.06%、KCl0.05%、Na2HPO40.17%、pH7.0。2.1.4味精发酵生产影响条件(1)氧,谷氨酸产生菌是好氧菌,通风和搅拌不仅会影响菌种对氮源和碳源的利用率,而

7、且会影响发酵周期和谷氨酸的合成量。尤其是在发酵后期,加大通气量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2)温度,菌种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32℃。当菌体生长到稳定期,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产酸,因此,在发酵后期,可将温度提高到34~37℃。(3)pH,谷氨酸产生菌发酵的最适pH在7.0~8.0。但在发酵过程中,随着营养物质的利用,代谢产物的积累,培养液的pH会不断变化。如随着氮源的利用,放出氨,pH会上升;当糖被利用生成有机酸时,pH会下降。(4)磷酸盐,它是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必需的,但浓度不能过高,否则会转向缬氨酸发酵。发酵结束后,常用离子交换树脂法等进行提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