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结业论文

社会心理学结业论文

ID:13875406

大小:2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4

社会心理学结业论文_第1页
社会心理学结业论文_第2页
社会心理学结业论文_第3页
社会心理学结业论文_第4页
社会心理学结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结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社会心理学结业论文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大学校园从众的利与弊摘要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从众现象,分析其表现及其从众心理对大学生学校生活乃至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带来的影响,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辩证看待或运用从众心理效应,具体分析,因势利导,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成长成才。从众效应,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

2、人们所说的“随大流”。从众现象表现形式:  对从众行为也要具体分析。一般有这样几种表现形式:  一是表面服从,内心也接受,所谓口服心服。二是口服心不服,出于无奈只得表面服从,违心从众。三是完全随大流,谈不上服不服的问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詹姆斯·瑟伯对从众现象作过如下的生动描述。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可能是去马拉莫饭店,那里是男女情人见面的最佳地点)。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

3、,也小跑了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惧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女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小男孩说的。没有人知道究竟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溃逃起来。“向东!”人群喊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一个又高又瘦、目光严厉、神色坚定的妇女从我身边擦过,跑到马路中央。而我呢?虽然所有的人都在喊叫,我却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费了好大劲才赶上这个妇女,别看她已经快60岁了,

4、可跑起来倒很轻松,姿势优美,看上去还相当健壮。“这到底是怎么了?”我气喘吁吁地问她,她匆匆地瞥了我一眼,然后又向前面望去,并且稍微加大了步子,对我说:“别问我,问上帝去!”索罗门·阿希研究了关于知觉判断的从众实验。研究表明,大约有32%的被试有错误的从众反应。从众现象的发生主要由于主体缺乏行为依据的必要信息,并与个体的个性特点有关。一、大学生从众的表现学习从众。新生入学后都在探索大学环境新的学习方法,寻求新的学习动力。班级、宿舍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以及平时学习时间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员最直接的“参照物”。消费从

5、众。进入高等学府,对于刚刚脱离高中苦海的大一新生来说可谓是大开眼界,校园里不乏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吃得高档、穿戴时髦、玩得够派、抽烟名牌之辈。恋爱从众。大学时一个恋爱的季节,成双入对的男女们形影不离。同读一本书、同吃一碗饭在时下的大学校园里已是公开风景。上网从众。大学生活空暇比较多,课余时间多数用来上网,沉迷于网络,迷恋网络游戏和网络色情。作弊从众。常常会发现大学校园内作弊总是一个一个小圈子的人共同作弊。此外,赌博从众、入党从众、择业从众在大学校园也有相当的市场。一、影响从众的因素(一)群体因素1.群体的规模。如

6、果只有两个人反对你,你很可能会坚持自己的意见;而如果有100人反对你,你多半会惊慌失措,内心不安,最终从众了事。一般来说,群体规模越大,持有一致意见或采取一致行为的人数越多,则个体所感到的心理压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从众。2.群体的一致性。如果群体中只有一个人持不同意见,则他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而如果群体中另外还有一个人持反对意见,则使前者所面临的从众压力大大缓解,从而明显降低从众的程度。3.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之间的依恋性及对群体规范和标准的从众倾向也越强,个体会为了群体的利益而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4.个体在群

7、体中的地位。个体在群体中地位越高,越有权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一般来说,地位高的成员经验丰富、资力较深、能力较强、信息较多,能够赢得低地位者的信赖,他们的看法和意见能对群体产生较大影响,并使低地位者屈从,而地位低的成员则不可能影响他们。(二)个体因素1.知识经验。个体对刺激对象越了解,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不容易从众,反之则越容易从众2.个性特征。个人的智力、自信心、自尊心、社会赞誉需要等个性心理特征,与从众行为密切相关3.性别差异。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从众,许多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但进一步的研究则指出,

8、过去的实验之所以得出女子更容易从众的结论,是因为实验材料大多为男子所熟悉而为女子所陌生,诸如政治、球赛等。如果选用有利于女性的实验材料,如烹调、服装等,则男性和女性都表现出较高的从众倾向,比例差别很小。及原则问题的,人们较容易从众;而如果是涉及伦理、道德、政治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