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常见病害的病状及防治方法

月季常见病害的病状及防治方法

ID:13865611

大小:3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24

月季常见病害的病状及防治方法_第1页
月季常见病害的病状及防治方法_第2页
月季常见病害的病状及防治方法_第3页
月季常见病害的病状及防治方法_第4页
月季常见病害的病状及防治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月季常见病害的病状及防治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月季常见病害的病状及防治方法附上,您可对照实际情况参考,也便于您在今后遇到其他症状时及时查询。2fi0f6c5cK7www.zzplh688.com一、白粉病月季白粉病是普遍发生的病害。高湿和干旱易发病,在5~6月和9~10月发生严重,发育最适温度为17~25℃2fi0f6c5cK7www.zzplh688.com一、白粉病月季白粉病是普遍发生的病害。高湿和干旱易发病,在5~6月和9~10月发生严重,发育最适温度为17~25℃。叶背出现白色粉状霉层,叶下面逐渐变成淡黄色斑,以后叶片皱缩、扭曲,病叶枯黄脱落,病重者不能开花。病菌以菌丝的形式在休眠

2、芽内越冬,经风传播,在阳光不足,空气湿度高,排水不良时,病害发生严重。病原为蔷薇单丝壳菌(Sphaerothecapannosavar.rosae)。白粉病菌可侵染叶片、叶柄、花蕾及嫩梢等部位。初期,病叶上有褪绿黄斑,逐渐扩大,边缘不太明显。叶背病斑处着生一层白色粉状物。嫩叶染病后,叶片易反卷、皱缩、变厚,有时变为紫红色。叶柄及嫩梢染病时,被害部位稍膨大,反向弯曲。花蕾染病时,表面覆盖白粉霉层,花姿畸形。植株严重感病时,叶片黄化、皱缩、脱落。当老叶脱落后,新生叶片会继续受害,致使植株衰弱,开花不正常或不能开花,失去观赏价值。白粉病菌以菌丝体形式

3、在病芽、病叶或病枝上越冬,有些以闭囊壳形式越冬。第二年,病菌随芽萌动而开始活动,侵染幼嫩部位,产生新的病菌孢子,借助风力等方式传播。病菌在月季生长期可不断进行再侵染。露地月季,白粉病以春季(5~6月)和秋季(9~10月)发生较多,为发病高峰期。北部地区主要在春季危害,秋季发生量少。温室栽培月季,白粉病可周年发生。室温在5℃以上时,白粉病便可发生危害。气温高、湿度大、闷热、通风差时发病较重。月季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通常,光叶的、蔓生的、多花的品种较抗病,但大多数月季品种是感病的。防治措施:在温室栽植月季时应注意通风,控制湿度,从而控制发病条件

4、。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抗病力。小面积或家庭栽培月季,应仔细检查病芽、病叶,及时剪除并销毁。应该在病区或病株喷布化学杀菌剂进行防治。喷国光黑杀3000-4000倍,粉必治1500~2500倍,必治2000~3000倍,复配制剂,不易产生抗性,效果好,对病重植株可以再喷一次,间隔10天左右。二、黑斑病月季黑斑病是世界性病害,危害十分严重。叶片上初为褐色放射状斑点,扩大后病斑圆形,紫褐色,且病斑上发黑色小点,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经风雨传播,直接侵入,发病最适温度为24℃,在环境潮湿、荫蔽、光照不足、通风不良、肥水不当等情况下,都会加重发病。适温、高

5、温、多雨时严重。每年在梅雨时期和11月份出现发病高峰。病原为蔷薇双壳菌(Diplocarponrosae),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嫩枝和花梗等部位。叶片受侵染后,叶面出现紫黑色圆形病斑,或不规则(放射)状斑。病斑边缘为紫褐色或红褐色,放射状。病斑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粒体,即为分生孢子盘。病斑往往几个连在一起。病部周围叶肉大面积变黄,病斑成为带有绿色边缘的小岛。病叶易于脱落。病害严重发生时,整个植株下部乃至中部叶片全部脱落。病菌的无性阶段最为常见。分生孢子盘着生于寄主表皮下,成熟时突破表皮。孢子盘为黑色,呈轮纹状排列。分生孢子梗短,分生孢子为椭圆形或长卵

6、圆形,无色、双胞,两个细胞大小不等。黑斑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株或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借助雨水或喷灌水飞溅传播,昆虫也可传播。在潮湿情况下,叶片上分生孢子在6小时之内可萌发直接侵入。潜育期为7~10天。在多雨、多雾、多露天气易于发病,新移植的小植株,根系少,植株衰弱,极易发病。月季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一般浅色花、小朵花以及直立性品种易于感病。防治措施:及时剪除病枝残叶,集中烧毁,杜绝病源。②生长期间可用英纳750~800倍液,松尔500~600倍液,20%托布津或50%多菌灵800倍液,每周喷雾1次。三、霜霉病月季霜霉病是月季栽培中较重

7、要的病害之一,发生较普遍,国内、外均有报道。除月季外,还可为害蔷薇属中的其他花卉。适宜的温湿度对病害发生较为重要,孢子传播的适宜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为100%。游动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8℃左右,温度高于27℃易失活。相对湿度大有利病害发生与流行。露地栽培时该病主要发生在多雨季节,温室栽培时主要发生在春秋季,因昼夜温差较大,若温室不通风,湿度较高,叶缘易积水发病。病原为蔷薇霜霉(PeronosporasparsaBerk.),属真菌鞭毛菌亚门,霜霉属。该病为害植株所有地上部分,包括叶、茎、花梗、花萼的花瓣。叶片最常受害,形成紫红色至暗褐

8、色不规则病斑,边缘色较深,有时叶部病斑呈现似被杀虫剂或化肥灼伤状。花梗、花萼或枝干上受害后形成紫色至黑色大小不一样的病斑,感病枝条常死亡。花瓣较少受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