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860341
大小:10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4
《苏教版语文九上陈涉世家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陈涉世家》自主学习提纲年级:九年级学科:语文学期:上学期设计时间:2011年9月18日NO1:课题(内容)21、陈涉世家课型(课时)一课时策划者康春华审核者导学者康春华学习时间10.21学习者学生班级九(2)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2、了解司马迁和《史记》3、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经过及陈涉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才干。4、分析陈涉的形象,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学习重点了解起义的原因、舆论准备及经过,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难点1、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2、学习陈涉
2、少有壮志、壮有所为,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决心和意志。教学准备小黑板课前训练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注意多音字、通假字、一词多义字和古今异义字。激趣明标1、导入:同学们,距今两千多年前,有一次石破天惊、震惊中外的农民起义,你们知道是哪次起义吗?(大泽乡起义)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谁?(陈胜、吴广)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司马迁的《陈涉世家》,去见识见识陈胜这个人物。2、简介《史记》;简介司马迁自主学习研读课文,思考:一、围绕起义这一中心事件,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二、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三、起义的导火线是什么?四、起义根本
3、原因是什么?五、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号?六、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又是怎样发动起义的?合作展示1、本文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2、陈胜出身低微,虽自立为王,但为时仅六个月,司马迁为什么将他列为世家呢?当堂测试1.“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2.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具有哪些才能?请根据第2段内容作出回答。3.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
4、谋表现在哪里。5.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你怎样看待陈胜的“苟富贵,无相忘”?6.请写出自本文的成语及名句7.陈胜发动起义的过程,他向士卒发出号召:“”,并提出了“”这一千古流传的体现人人平等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名言。提升小结学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示?补充完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展示的表达能力。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
5、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
6、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
7、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素材,
8、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深入课堂体系当中,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提升道德培养效果。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所学内容当中,很多文章都是开展的德育教育的合适载体,比如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