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县中药材报告 文档

师宗县中药材报告 文档

ID:13842314

大小:5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4

师宗县中药材报告 文档_第1页
师宗县中药材报告 文档_第2页
师宗县中药材报告 文档_第3页
师宗县中药材报告 文档_第4页
师宗县中药材报告 文档_第5页
资源描述:

《师宗县中药材报告 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师宗县中药材产业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按照曲靖市农业局曲农明电〔2011〕36号文件的通知要求,师宗县农业局水果站组成调查组于2011年12月16日至19日以走访的形式分别对全县四乡四镇的中药材产业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现将调查了解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师宗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全县国土总面积2783平方公里,辖四乡四镇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786个村民小组,有人口39.4万。境内气侯温和,干湿分明,立体气侯明显,年平均温度13.8℃。县城东面部有海拔1100米以下的温热河谷区,年均气温13℃;海拔1100~1700米的山区,年均气温15℃;西部高

2、原地带,年均气温17~19℃;日温差10℃左右,年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年均降水量1235.6毫米;年均无霜期为248天;年均日照1626小时。县内土壤为红黄壤,PH值5.5——7.9之间,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中草药的生长繁殖。二、发展状况(一)中药材产业现状我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早在《滇南本草》中就有薏苡仁、滇半夏等道地药材记载,据《师宗中草药汇编》记载:“全县有野生药用植物1300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有186种”。从70年代起,就种植过薏苡仁、杜仲、旱半夏、草乌等品种,目前栽培品种有17个,主要有薏苡仁、旱半夏、黄苓、生姜、杜仲、三七等,种植面积

3、达7.08万亩,其中已初具产业化种植规模的有薏苡仁、半夏、杜仲、三七等。2011年建立了3万亩薏苡仁示范种植基地,1000亩半夏示范种植基地。现已建成一个现代生物制药厂(云南普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占地130亩,注册资金1000万元,预计总投资2亿元,已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成立一个中药材服务组织(龙庆家园中药材种植合作社),除耕地套种和轮作外,单适合中药材种植的山地面积就在15万亩以上,因此,我县中药材种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二)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随着世界回归自然呼声的不断升高,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天然药物、保健品、食品、日化用品、生物农药、饲料添加剂等愈加受到欢迎

4、。2010年植物药国际市场贸易额达400多亿美元,中国中药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5.4亿美元,出口额为11.8亿美元。尤其是毗邻云南的东南亚华人聚居区,对中药材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是国家医保的重要组成,中成药品种占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1/3。国内中药市场迅速增长,一批传统的中药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中药材、中药饮片和提取物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云南有中药制药企业78户,道地药材需求旺盛。三七、灯盏花、草果等大宗药材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5%以上,石斛、砂仁等达到70%以上。预计2012年全省中药材市场需求将超过

5、1.5亿千克,销售额达60亿元。(三)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县中药材种植产业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政府的宏观引导和管理力度不够,多数种植户都处于低水平的重复生产过程中,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差。2、对中草药是特殊商品的认识不足,缺少中介服务组织,开拓市场不力,市场营销严重滞后。3、野生资源保护不足,掠夺性采集、破坏及不良开发等问题常有发生。如旱半夏、重楼、雪上一枝蒿等野生资源濒临灭绝。4、栽培药材品种混杂、品质逐步退化。良种选育起步晚,良种覆盖率不足5%,严重缺少优质栽培品种,中药材种子种苗多以自种自留为主。5、栽培技术落后。

6、大多数种植区仍沿用传统生产技术,除十几种药材栽培技术有一定研究外,大多数仍处于经验性或探索性栽培阶段,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落后,农药使用不规范,化肥滥用,与现代中药和现代农业要求有很大差距。6、对中药材初加工技术重视不够,很多药材由于加工环节的问题,影响了药效和经济效益。7、中药材生产处于分散状态,规模效益不高,集约化程度低。8、种植扶持政策不够完善及农户的投入力度不足。三、已经制定出台的政策法规及发展规划(一)发展规划以规模化、规范化、生态化、现代化和市场化为目标,加快建设中药材产业体系。到2015年,全县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7万亩,实现产值3亿元,重点抓好3-5个中药

7、材生产优势乡镇;建设规范化生产基地10个以上;通过示范带动各产区推广规范化生产,使中药材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在产品质量和市场信誉上形成竞争力;选育10个以上的药材良种;加强野生药材保护抚育和规范化采集,实现野生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制定22种大宗药材或特产药材的产地加工规范和质量标准;建设区域性交易市场1-2个和若干季节性交易市场;为中药材市场化发展提供保障,建设中药材生产技术推广中心或服务中心5-8个。提升我县中药材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二)工作重点1.强化基地建设,突出示范作用。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布局、示范推广”的总体要求,坚持“市场需求量大而稳定,适宜本地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