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841167
大小:4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4
《下半宜川中学工作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下半年宜川中学工作要点2017学下半年,学校教育工作将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区教育“十三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对接“三化一强”战略,结合抓好当前、谋划长远的工作要求,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发展核心能力和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坚持改革创新、依法治教,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教育转型,提升办学品质,全力以赴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主要抓好以下九方面工作:一、进一步完善德育四大课程体系,培养现代公民素养1、构建“励志导航”系列课程。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关注社会、关注自我成人成才,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完善课程目标,制定分年级目标,丰富
2、课程内容框架,拓展阅读书目,收录一批学生感悟和课题研究成果,搭建评价展示平台。在开展教育活动中系统形成“天下情怀”系列、“精英领航”系列、“校友激励”系列和“伙伴激励”四大序列,组织高一至高三的学生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元的特色活动,激励宜川学子砥砺前行,刻苦专研,明确自我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断奋斗。2、打造“中华书院”课程建设。以培养“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为重点,加强“中华书院”校本课程建设。通过13修改完善书院课程通识大纲和讲义,开展主题研习式通识课程,实现文史哲跨学科整合;通过编撰宜川中学学生中华书院考察成果集,总结梳理学校近几年来赴东林书院、鹅湖书院、岳麓书院等开展的
3、“中华书院”系列考察活动,整理、修改和完善书院考察活动的系列课题和研究成果。逐步开发文化之川、唐诗之路、史学经典等课程,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课程。3、优化“三大社会考察”系列。以培养“公民素养、社会责任、平民情怀”为重点,开展课程化建设。开展核心指导团队学习与研究,围绕现代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经贸三大系列,形成出基于学生兴趣的课题指南,组建社会考察学生社团,开展社会考察与课题研究,形成高质量课题报告。4、提升“三层志愿服务”系列质量。坚持“立足社区、服务百姓、平民情怀”的原则志愿服务策略,推进课程化建设,召开志愿服务课程社区研讨会,展示平台,进一步挖掘服务资源,提升
4、志愿服务品质,“按需服务”要进一步丰富问卷类型,形成志愿服务项目库,并以项目认领结对的形式开展活动。“智慧服务”要制定志愿服务课程方案,明确目标设计、活动设计,形成课题指南,梳理优秀学生感悟和研究性学习报告。“人文服务”要形成学生优秀体验感悟集锦。二、促进诸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的可持续发展5、加强行规教育与安全法制教育。组织各年级学生学习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和《宜川中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组织校电视台拍摄宜川中学校园文明礼仪宣传片,积极加强与改进学生发展部与年级部的常规检查机制,做到明晰规范,优化举止,完善机制。积极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网络安全、传染病预防等学
5、生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136、细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照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标准,加大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设。以学生发展指导为主线,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健全学生心理档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掌握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心理数据和主要心理特征及问题,落实校园心理健康三级网络体系和心理危机干预制度。7、拓展美育教育新空间。打造三大类艺术社团,一是戏剧类社团,包括戏剧表演社、戏剧服装设计社、戏剧舞美设计社、戏剧舞蹈社、戏剧合唱社;二是影视类社团,包括银翼传媒电视台、摄影社、影评社、影视配音社;三是传统文化类社团,包括书画社、茶艺社、海派瓷刻社、古筝社等,开展各类
6、艺术展演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艺术综合素养。8、深化体育专项化改革实践探索。将“体育专项化”评价标准转化成体质、体能、体育精神与体育品格、健身习惯、运动知识和技能、运动经验和运动智能、特长项目七大维度,建立学生体育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此外,将学校“体育课-专项课程-自主阳光锻炼-体育社团-竞技队”序列进行有机整合,既加强学校传统体育项目建设,也确保阳光体育运动覆盖到全体学生,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保障“三课二操两活动”,促进学生“一人有多技、人人有一强”,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创新推进学生发展指导,与时俱进凸显教育新功能9
7、、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13为使我校更多在艺术、科技、体育等方面特长突出、成绩优秀的学生在综评网有展示才华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拟将影视艺术素养、科技创新素养、射箭运动素养增设为综评网宜川中学学校特色指标,向区教育局和市教委申报。10、开展选科与升学指导。借助专业机构资源,尝试建立机制,试行“高中辅导员制度”和“家长职业导向制度”,形成社会、家庭、学校合力,通过年级学生大会、家长会等开展高考新政下选科指导和升学指导,帮助学生客观分析学科竞争人群、个人兴趣志向、大学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