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822337
大小:117.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24
《论文: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a01f5da1116b7595dfbd401c16fa7d16.doc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内容摘要: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根本途径、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创造幸福生活的需要。全球现代服务业市场的“蛋糕”已越做越大,出现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浪潮”。我国也越来越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制定了“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但湖北省
2、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是相当低的,经济增长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粗放的,经济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制造的产品往往没有完全的资本产权和知识产权,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没有自己的品牌和营销体系。只有通过处理好五个关系,确立并统一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本思路,针对我省现代服务业的实际情况,寻求有效的发展途径,才能最终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服务业发展目标。关键词: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 一、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和界定20世纪70年代,世界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表示,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
3、,将开始进入信息社会。他同时指出,信息社会的经济形态将是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自此之后,“服务业将成为新兴社会支柱产业”的概念,逐渐开始为世界各国所认同。一般来说,经济学界喜欢把服务业分为两大部分,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其中,传统服务业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农业和畜牧业)和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之外的行业。它包括了交通、通讯、金融、商业、科教、文艺、医疗、房地产、政府部门,还有旅游、餐饮、娱乐、家政、中介等等,它几乎无所不包。现代服务业是传统服务业的对称,与传统服务业相比,它具
4、有三大基本特征:(1)高成长性,即服务业中代表和反映未来发展的态势,并具有高成长性。(2)知识性,即现代服务业为消费者提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服务,使知识在服务过程中实现增值。(3)新兴性,即在时间上是现代兴起的或从过去演变而来的。第18页共18页a01f5da1116b7595dfbd401c16fa7d16.doc在我国,广义的现代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的升级和新型的服务业;狭义的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依托信息技术、现代科学技术和技能发展起来的,信息、知识和技能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实际上,现代服务业就是指
5、第三产业中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 就现代服务业的范畴来看,一般包括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业、房地产业及社区服务业等。具体表现为: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与传统服务业不同,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定义,主要落在“信息化”和“知识密集型”这
6、两个重要概念上。在这两者之中,“信息化”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助推力似乎又更为强劲。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对于我国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扩大就业,至关重要。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义和作用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
7、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并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1)、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主要工农产品进入买方市场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必将更多地依
8、靠服务业的带动,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目前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如旅游、教育、信息服务等行业都是属于服务性的领域。(2)、大力发展服务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根本途径。目前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吸收就业的基本渠道,90年代以来,服务业新增就业7160万人,其中6680万是新增劳动力,480万是其它产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服务业吸收劳动力的比例是同期工业和建筑业总和的2.8倍,尽管如此,目前我国服务业仍然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