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820431
大小:4.98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8-07-24
《人工浮岛处理污水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废水处理技术为了分离出废水中各污染物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人们采用了多种办法。废水处理方法应针对污染物的不同特点,可选用不同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可按作用原理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1)物理法适用于分离悬浮于水的不溶物(如泥沙、铁屑等固体颗粒、油污等难溶液体)。主要有以下几种:(1)沉淀法,即通过适当时间静置,使密度大于水的悬浮物沉淀,密度小于水的悬浮物上浮,然后分离除去。常用装置有沉沙池、沉淀池、隔油池等。沉淀池幅流式沉沙池过滤池(2)过滤法(3)离心分离法(4)气浮法(5)蒸发结晶(6)反渗透法2)化学方法一般要涉及化学反应
2、,或是将废水中污染物分离回收,或是使污染物变成为无害的。(1)混凝法(2)中和法(3)化学沉淀法(4)氧化还原法(5)电渗析法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化学氧化反应,适用对象主要是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常用的方法有:(1)活性污泥法(2)生物膜法(3)厌氧生物处理法(4)生物-生态修复技术(1)活性污泥法机理:活性污泥法就是利用悬浮在水中的活性污泥,在微生物生长有利的环境下和污水充分接触,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营养元素(N、P)和某些无机毒物产生吸附、氧化分解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吸附的有机物
3、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活性污泥法的作用过程1、吸附阶段主要是废水中的污染物由于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被转移到活性污泥中从而被去除,这一阶段时间很短,一般10-45min即可完成。2、氧化阶段在有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将前一阶段所吸附的污染物氧化分解以获得能量或合成细胞质。从水处理的角度看,无论氧化分解还是合成都能从水中去除污染物,这一阶段进行缓慢,一般需4-6h。3、絮凝沉淀阶段氧化阶段合成的菌体、有机体絮凝形成絮凝体,通过重力沉淀从水中分离出来,使水净化。(2)生物膜法生物膜是一种为参与污染物净化的微生物、原生动物、小型浮游动物等提供附着生长条
4、件的设施。它是在固定支架上设置生物填料,使大量参与污染物净化的生物在此生长,由于其固着生长而不易被大型水生动物和鱼类吞食,使单位体积的水体中生物数量成几何级数增加,可强化河湖水体的净化能力。生物膜表面积大,可为微生物提供较大的附着表面,有利于加强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生物膜其反应过程是:①基质向生物膜表面扩散, ②在生物膜内部扩散, ③微生物分泌的酵素与催化剂发生化学反应, ④代谢生成物排出生物膜。治理前治理后(3)厌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来降解有机物的,大分子的有机物首先被水解成小分子化
5、合物,然后被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机理:其有机物的分解过程可分为酸性(酸化)阶段和碱性(甲烷化)阶段厌氧处理的应用:主要用于居住房屋和公用建筑的生活污水的处理(4)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生态演替式水体修复技术简介生态演替式水体修复技术是利用培育的植物、动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体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水体修复技术思路是:消除争氧物质,稳定水体的高溶氧状态,快速培植优势好氧微生物,打造生态基础,并通过水生动、植物定向培养、建立起人工生态,通过人工生态向自然生态演替,恢复水体生物多样性,并
6、充分利用自然系统的循环再生、自我修复等特点,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特点: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低廉等优点。不向水体投放药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还可以与绿化环境及景观改善相结合,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环境。因此已成为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应用情况已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研究与应用如美国在1972年就研究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清除宾夕法尼亚州管线泄漏的汽油。荷兰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花费约15亿美元进行土壤的生物修复;1991年3月,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的第一届原位生物修复国际研讨会使
7、生物修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走上迅猛发展的道路。我国科技部和云南省于2000年4月投入5000万元经费,启动了“滇池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项目,其中2370万由中科院水生所专项应用于滇池蓝藻的生物控制;2002年12月,国家“973”计划正式启动了“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研究”,经费额度达2800万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所也分别在太湖、上海苏州河等污染水体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生物-生态修复试验。2000年宁波大学利用生物操纵技术成功控制了宁波月湖的蓝藻水华,该项成果在2001年国际蓝藻控制学术会议上得到了
8、国内外同行专家的一致肯定。水体修复技术包括:微生物修复技术、人工湿地技术、浮岛技术、植物操控技术,生态护提技术,生态复氧技术、生态清淤技术、水生动物恢复和重建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按照水体污染程度,水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