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考试重点 2.doc

法学概论考试重点 2.doc

ID:13805152

大小:5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4

法学概论考试重点 2.doc_第1页
法学概论考试重点 2.doc_第2页
法学概论考试重点 2.doc_第3页
法学概论考试重点 2.doc_第4页
法学概论考试重点 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学概论考试重点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法学概论考试重点简答题一、法的本质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指的是统治阶级共同的意志和根本利益)2、法是被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3、法的内容归根到底取决于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二、法的特征1、法是一种特殊的规范,法具有预测性、概括性、道德法律化特征,法不是针对一人一事,而在相同条件下具有相同的效应2、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区别与社会规范的主要方面)3、法是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4、法律明确规定人们的权力与义务,具有权利义务性三、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法

2、律地位)VtQWeul星魂论坛,免费资源,免费空间,休闲娱乐,美女图片,免费电影,免费软件下载,免费QQ,Q币,性感美眉,绝色、清纯、靓丽、火辣、性感、端庄、妩媚!少女、少妇、模特、明星、白领丽人全包括!网友自拍成人笑话,现代文学,恋爱笑话,名人笑话,愚人笑话,校园笑话玄幻小说,网络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1)从内容上看,宪洗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宪法内容具有根本性。/IO

3、5

4、9P"U4X&D*z"a有你更精彩!(2)从效力上看,宪法的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宪法的法律效力具有

5、最高性。#H`*u2wn/~+g'p(3)从程序上看,洗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宪法制定、修改程序具有严格性。四、公民的基本权利1、在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力:平等权、选举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2、在个人生活方面的权利: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每个公民都有信仰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3、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权利: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与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艺术教育权3、其他方面的权利: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老人、儿童、残疾人、华侨的保护四、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1、维护国

6、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权益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5、依法纳税6、劳动的权利与义务7、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8、计划生育的权利与义务9、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的权利五、犯罪构成含义: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整体要件:1、犯罪客体: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合法权益,主要有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三种类型2、犯罪行为:指被刑法所禁止,表现人的意识和意志的危害社会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客观要

7、件,居核心地位,没有犯罪行为就没有犯罪,我国不承认思想犯罪主要有作为与不作为3、犯罪主体:明文指达到刑事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现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4、犯罪的主观方面:执行法规定的行为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可能引起的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状态,主要有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两种类型六、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区别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一般违法:情节比较轻微,相对较小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触犯的法律一般违法: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犯罪:刑法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一般违法:受到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8、处罚犯罪:受到刑法的处罚联系:都是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都具有社会危害性七、过于自信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关系联系:两者对社会危害结果的发生都已经预见,不希望此结果的发生区别:轻信过失:对危害结果持否定态度,认为结果绝对不会发生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持否定态度八、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异同点同: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无预见异:疏忽大意的过失:应该预见却没有预见意外事件:对危害结果不能也不可能预见九、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1、起因条件: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三不:对未满十四周岁的侵害不可防卫,对于一般违

9、法行为不能不能防卫,对于来自精神病人的不法侵害不能防卫)2、时间条件: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际存在的侵害,已经开始未结束3、目的条件:防卫目的的正义性4、对象条件:针对不法侵害行为本人实施5、限度条件:防卫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十、紧急避险的条件1、人身、财产或其他权利受威胁,合法权利处于客观存在的危险中,不能主观臆测2、正在发生的危险3、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合理的其他方法可排除危险,如果有,则不能采取4、被保护的利益必须大于所损害的利益,必须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5、避险的主体有限

10、制,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不适用6、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合法权益受损,不能是保护非法权益十一、犯罪故意与过失的关系联系:区别:犯罪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结果,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犯罪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十二、什么是债?债的发生根据有哪些?债的种类1、意定之债因合同而发生——合同之债2、法定之债因不当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