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件60湿阻

中医内科学课件60湿阻

ID:1378986

大小:284.5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7-11-11

中医内科学课件60湿阻_第1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60湿阻_第2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60湿阻_第3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60湿阻_第4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60湿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课件60湿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湿阻目的与要求:了解湿阻的概念、范围。熟悉湿阻的病因病机。掌握湿阻各个证型的辨证论治。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教研室易思2021/6/17中医内科学概述定义: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闷满,肢体困重,纳食呆滞为主要症状的外感疾病2021/6/17中医内科学源流《素问》指出湿邪为病与自然环境、气候有重要关系。《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湿邪致病的表现、治法、禁忌。《临证指南医案》记载有治疗温病的大量医案,为温热病的辨证用药提供了笵例。《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2021/6/17中医内科学范畴湿阻中焦脾胃几种假说:1、血液循环系统说2、内分泌系统说3、胸导管、血管、神经系统说4

2、、微循环系统说5、淋巴系统说6、中焦胰腺说2021/6/17中医内科学胃肠道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壅滞症、肠道易激综合征、水电解质失调、某些维生素缺乏症。范围2021/6/17中医内科学肢体困重、脘腹痞闷、纳食呆滞、舌苔厚腻、脉濡证候特征2021/6/17中医内科学病因病机病因久居湿地外因涉水作业气候潮湿嗜食生冷肥甘饥饱失常素体脾虚大病失调内因2021/6/17中医内科学病理示意图外湿内湿脾胃运化失职热为湿遏湿为热蒸中阳不健损伤脾阳湿从热化湿遏热伏湿从寒化寒湿相合湿热蕴蒸寒湿困脾重、闷、呆、腻、濡2021/6/17中医内科学湿阻的病位在脾胃,病机是湿

3、邪阻滞中焦,病变有寒化、热化之异。2021/6/17中医内科学诊断1、临床表现:重、闷、呆、腻、濡2、体征:无器质性改变,实验室理化检查正常3、起病与夏令梅雨季节,地域潮湿有关。4、起病缓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位固定。2021/6/17中医内科学鉴别诊断湿温:湿热留于气分,传变入营血。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不退,身重而痛,脘痞闷。病情重湿阻:湿阻中焦,脾胃失于健运,临床表现以重、闷、呆、腻、濡为特点。病情轻。2021/6/17中医内科学辨证论治辨证要点辨寒热寒湿----身重而寒,无汗,脘痞闷胀,喜揉按,口中淡而无味,便溏,苔白腻,脉濡缓。湿热----身重有热,汗出,脘痞似痛,不

4、喜揉按,甚至拒按,口苦而粘腻,尿赤,苔黄腻,脉濡数2021/6/17中医内科学治疗原则祛湿健脾祛邪----祛湿(芳香化湿、淡渗利湿、苦温燥湿、清热化湿)扶正----健脾益气2021/6/17中医内科学分型论治主证:四肢困重,脘腹胀闷,纳呆湿困脾胃症状:主证+头重如裹,恶寒,口淡无味便溏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滑治法:芳香化湿方药:藿香正气散2021/6/17中医内科学湿热中阻症状:主证+脘痞闷似痛,身热口苦,渴不欲饮,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清热化湿王氏连朴饮治法:方药:2021/6/17中医内科学脾虚湿滞主证+脘腹痞闷喜揉按,神疲乏力,口淡,便溏舌淡齿印,苔薄腻脉濡缓健脾化湿香砂六

5、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症状:治法:方药:2021/6/17中医内科学祛湿药用时过久量重湿未去而阴先耗素体阴虚湿从热化,伤及胃阴合用甘淡生津,甘寒增液之品----生津养阴而不助湿:沙参、石斛、芦根、生地、梨汁清热化湿而不伤阴:荷叶、滑石、苡仁2021/6/17中医内科学1、湿阻蒸热,头痛脘闷:藿香、杏仁、茯苓皮、厚朴、木防己。2、湿阻泄泻藿香梗、茯苓皮、大腹皮、麦芽、厚朴、陈皮。3、湿阻身痛白术、桂枝、苡仁、茯苓、蚕砂、木防己《叶氏医案》2021/6/17中医内科学预后本病一般传变很少,变证不多,病情较轻,预后较好。2021/6/17中医内科学预防与调摄忌生冷、肥甘,饥饱有度,避潮湿

6、涉水若湿阻已成,饮食以清淡容易消化为宜。对于常患湿阻者,每逢夏令梅雨季节,用藿香、佩兰、脉芽煎水作饮料。2021/6/17中医内科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