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786386
大小:15.38 MB
页数:268页
时间:2018-07-24
《林柳下山峁兼并整合初步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前言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前 言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原名称为山西柳林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该矿是经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行发(2008)53号文件批准的机械化升级改造矿井,核准矿井生产能力为30万t/a。2008年9月和12月该矿委托我公司分别编制并完成了矿井的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设计,吕梁市煤炭工业局以吕煤基字[2008]504号文件批准了矿井的初步设计,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吕梁监察分局以吕煤监监察字[2008]147号文件批准了矿井的安全专篇设计。但由于
2、政策原因,该矿一直未批复开工建设。2009年9月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又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33号文批准该矿为本次资源兼并重组的整合矿井。批准矿井由原山西柳林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柳林任家山煤业有限公司及已关闭的山西柳林森泽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三个矿整合为一个矿。整合后矿井名称为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同年十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其颁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批准矿井井田面积为4.0716km2,开采煤层为4-9#煤层,生产能力由原39万t/a提升至90万t/a。依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办基发[2009]83号文
3、之规定,该矿特委托我公司编制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一、编制设计的依据1、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委托书;2、山西同地源地质矿产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3月编制的《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3、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的《采矿许可证》;4、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33号文;5、山西省工商局(晋)名称预核内[2009]第007990号文《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山西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4、 -142-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前言6、编制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所遵循的煤炭工业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规定》、《煤炭行业政策》等;7、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所执行的煤炭工业规范、规定有:《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矿井电力设计规范》、《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矿井防灭火规范》、《煤矿救护规定》、《煤
5、矿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规定》、《煤矿反风规定》、《煤矿安全通风装备标准》、《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巷道煤柱留设与带压开采规程》等;8、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提供的矿井供电协议、使用土地协议、救护协议等资料。二、编制的指导思想1、认真贯彻省政府[2004]360号文精神,对8、9号煤层实现长壁式采煤方法,并按一井一面二个掘进头集中化生产,提高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的机械化程度和矿井回采率,健全完善安全设施、设备和组织机构,使之成为抗灾能力强的标准化矿井。2、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保障安全的理念,构筑和谐的企业文化,以走科
6、学发展的道路为指导思想,认真总结国内外中厚煤层开采的实践经验,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从企业的实际出发,采用适合井田8、9号煤层开采条件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精心设计,努力做到井上、下生产系统简单顺畅、容易操作、管理规范以实现矿井减员增效,经济实用的最佳选择。3、该矿采矿许可证批采4-9号煤层,根据山西同地源公司提供的矿井地质报告,井田范围内的4号煤层资源已基本枯竭。8号煤层和9号煤层间距约15.24m,故本次设计对剩余的4号煤层利用原下山峁矿的生产系统进行过渡期生产,而8、9号煤层采用联合布置分层开采的方法进行回采。三、矿井设计
7、的主要特点及技术经济指标1、矿井设计的主要特点(1)经方案比较分析论证后矿井工业场地利用原任家山煤矿的工业场地,山西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142-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前言可满足矿井90万t/a设计能力的需要。(2)主斜井、副立井、回风立井布局合理化,主斜井净宽5.0m,倾角23°,斜长545m,装备B=1000mm的胶带输送机和单钩串车,担负矿井主提升、下大件和进风任务。副立井直径5.5m,装备双钩1t标准罐笼,担负矿井辅助提升、进风任务,设
8、梯子间,作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回风立井直径5.5m,担负矿井回风任务,设梯子间,成为矿井回风端的安全出口。三个井筒职能明确、各司其职,管理方便,形成了矿井标准化的开拓方式。(3)生产集中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