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研究

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研究

ID:13782375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4

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研究_第1页
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研究_第2页
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研究_第3页
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研究_第4页
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研究  志愿服务工作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在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与公办高校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应结合志愿服务工作和学校办学体制的特点,探索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力求为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对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志愿服务的认识  民办高校与公办学校的志愿工作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从育人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高校,都是育人机构,志愿服务是一个育人载体,开展各项志愿服务,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公民

2、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锻炼学生的奉献精神,同时也是传承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可见,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宗旨是一样的,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都是动员和组织青年大学生参加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载体。  但是,由于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由于办学体制不一样,学校对各项工作重视程度也不同,在公办高校,由于办学经费有政府支持,办学资金充足,学校的精力集中在内函建设方面,在志愿者工作方面也比较重视。在民办学校由于办学经费主要依靠学生学费,办学压力大,学校精力集中在学招生和学校稳定上,为了节约成本,民办高校会严格控制人员成本,人员少,事务多,对志愿工作缺乏指导。因

3、此,民办高校志愿者工作比公办高校志愿者工作水平显得较为落后。  二对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现状的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民办高校志愿者工作现状,对广东10所民办高校的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其它调研方法为辅的方式进行,调研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1份,符合调研采样标准,从民办高校志愿者工作调查现状来看,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1对志愿者内涵认识不清晰,组织机构不够健全  调查结果显示,在本次调查的志愿者学生群体中,有58.33%的学生不了解志愿活动的内涵,在问及志愿者有哪些权利时,有42.17%认为志

4、愿者可以享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有6.00%的学生选择了“大家都参加,自己不好意思不参加”,4.12%的学生是因为“一时冲动”才加入志愿者的。90%的民办高校学生在学校只有校级一个志愿者协会。从调查情况来看,首先是对志愿者内涵认识不清,必须加以教育,以正确价值观规范志愿者的行为,同时志愿者自身必须加强自我学习,深化对志愿服务的认识。  反映民办高校志愿者组织机构不够健全。从调查来看,民办高校志愿者工?作大多以学校社团的形式开展日常工作,各系没有志愿者分会。学校社团志愿者招聘人数有限,使众多想成为志愿者的学生不能进入学校志愿者协会,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学校社团志愿者组织中,通常是骨干

5、志愿者承担组织义务,普通志愿者在组织中被视为成员,普通志愿者的自主性往往被制约,而参与管理事务多,活动少,结果是导致“我志愿、我快乐”的志愿精神被磨灭。同时,志愿者工作在学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情况下很难得到应有重视,缺乏组织管理、专门指导和资金投入,无法调动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  2活动内容不够丰富,活动辐射面不够广  在志愿服务内容方面,在调查中,有38.33%的学生没有兴趣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主要集中于活动过于单调、空泛,得不到锻炼,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社区孤寡老人、贫困学生等群体,志愿服务创新度不够。这说明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比较单一,大多还停留在简单的服务性工作上,比如,组织去

6、养老院打扫卫生,清洁校园等,这些完全不能体现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工作后,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下降甚至出现志愿者流失现象,让志愿者很难在活动当中找到自我认同感。其次,高校志愿者活动没有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大环境的机会,活动范围局限在学校及周边地区,活动辐射面狭窄。  3志愿者培训缺失,激励机制不完善  在调查中,有68.33%的学生志愿者表明学校没有志愿知识培训。在调查中,只有20%学生选择有志愿服务岗位技能培训,对于法律常识以及健康保健知识的培训是空白,这对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51%学校没有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这情况说明民办高校志

7、愿者培训缺失。志愿队伍的专门培训和指导是保证行动质量的关键,但大部份民办高校青年志愿者被招募后,基本上通过高年级的志愿者的介绍就匆匆上阵做工作,而对志愿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服务的艺术缺乏专门的培训。由于对青年志愿服务不了解,因此在开展活动时,导致志愿者参加活动没有针对性,使得服务活动不能有效开展。其次,大部分民办高校志愿者尚缺乏一套专门的志愿者激励机制,学校对志愿者行为的鼓励和志愿者文化的培育施还不到位。  三构建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  1健全志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