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774471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4
《义庄社会保障模式的变迁及意义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义庄社会保障模式的变迁及意义义庄社会保障模式的变迁及意义义庄社会保障模式的变迁及意义义庄社会保障模式的变迁及意义义庄社会保障模式的变迁及意义义庄社会保障模式的变迁及意义 一、早期义庄社会保障模式:宗族福利 早期义庄的典型代表是北宋范仲淹创立的范氏义庄,其首创的义田-义学-义宅社会保障模式和《义庄规矩》对同时代及后来继起的其他宗族义庄保障都具有示范意义。因此,北宋时期范氏义庄的保障模式可作为早期义庄社会保障模式的典范。北宋皇佑元年,时为尚书、资政殿学士、礼部侍郎、杭州知州的范仲淹以其俸禄于苏州置良田十余
2、顷,将田租捐于范氏宗族,旨在为族人生活提供福利,这即是义田。钱公辅的《范文正公集•义田记》称范仲淹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在发达之后更是买了千亩良田作为义田,为其族人提供帮助,在族人吃、穿、嫁娶方面都有补助,从而保证了族人能够有饭食、有衣穿、有钱使。为了使义庄能够继续健康运行,范仲淹制定了《义庄规矩》作为范氏义庄的管理制度。其内容大体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向族人发放义米、布匹等生活必需品。第二、族人如有嫁娶丧葬之事,皆给予相应资助。第三,丰年留三年粮作为储备,以御凶年。第四,乡里、外姻、亲戚中有贫困、急难不能度
3、日者,诸房商议核实,酌量济助。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就指出范家没有穷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范家子孙一直都遵守义庄的规矩。从以上行动与规范之中可以发现,早期义庄的保障模式大体是对全体族人进行普遍施惠,而仅在有限的程度上对贫困族人酌情加以救助。同时,嫁娶丧葬之事用钱多在于操办礼节仪式,与族人基本生活保障并无太多联系。因此,早期义庄社会保障模式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持部分贫困宗族族人的基本生活,而着眼于为全体族人提供额外的收入。因此,与其将早期义庄的社会保障模式视为一种社会救济,不如将之定性为一种以义田田租收入为基础的宗族
4、福利制度。 二、义庄的社会保障模式的发展 义庄社会保障模式的转向 义庄的存在为宗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然而随着明清社会的发展,宗族人口逐渐增加,均摊到每个人身上的宗族福利也就日益减少,早期义庄以宗族福利为原则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难以为继。同时,由于同等价值的财物对于贫户和富户的效用存在差异,宗族内部也逐渐认识到平均主义的社会保障规则往往并不意味着公平。因此,明清时期义庄的社会保障模式就从宗族福利的原则逐渐转向了救贫济穷。以范氏义庄为例,在范氏义庄于清康熙十七年所定的《续申义庄规矩》中就说:
5、“体贫劝学以示教养。祖泽本以周急不以济富,嗣后子孙寡妇贫无子老至六十,贫有子老至七十者,俱计年递加优给;其家殷者,虽老无子,例不加给。”在随后的《增定广义庄规矩》中又进一步细化与补充。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明清义庄越来越注重对贫困者的救助,而非对全体成员的福利发放。 义庄社会保障模式的完善 宗族义庄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永葆宗族繁荣兴旺,这在消极的层面表现为对族人基本生活的保障;而在积极的层面,则表现为对宗族的发展作出贡献。以义田经济收入为基础而创办的义学正是为了宗族的长远发展而提供教育保障。宗族内部创
6、办的教育机构早已有之,其出现甚至在义庄之前,然而这种教育是有费用要求的,因此对于贫困族人来说,他们并不能享受到与富户同等的受教育机会。而义学的出现正是为了给族人提供教育保障,以解决这种教育的不平等。范氏义学是最早出现的义学,它由范氏后人在宋代创建,以范氏义田的收入为经济来源,为族人提供免费的教育并鼓励义学中学而优者参加科举考试。例如在熙宁六年范氏义庄《续定规矩》中就有对获得参加科举考试资格的族人学子进行奖励的规定。随着明清两代理学在政府支持下的大力推广,义庄对教育以及科举日益重视,在范氏义庄《续申义庄规矩
7、》中规定:“嗣后会文书院举业成篇者,谅给纸笔五斗;文理略通者给一石;文理清精通与游庠贡监并给三石;得与大比试者,每次给科举米五石,稍示劝励,以存教族遗意。”而科举及第者根据参加考试级别的不同也有相应的额外奖励。其后范氏义庄更是订立了《广义庄劝学规矩》,对宗族子弟的教育、科举等事宜确定了更加细化的奖惩措施。理学的盛行与道德的深入民心也使得义庄更加重视道德教化,义庄在为族人提供生活。养老和教育保障的同时,也对族人提出了相应的道德要求。如范氏义庄《义庄规矩》中就将族人的道德素养与享受保障的权利联系起来,若违反相
8、关规定,不仅有不再收到补助的危险,更会被开除族籍、驱逐出乡。在我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家族社会中,除籍、移乡无疑是非常严厉的惩罚。明清两代,义庄制度中重视道德教化的倾向在政府的支持下更加明显。例如苏州王鎏《义田记》要求:“当周其恂独者,厚其有志务本业者,而游堕者不与,寓劝惩于周恤之中。”这种以族人的道德素养为前提的社会保障倾向在同时期其他义庄中都有所体现。 义庄的兴盛 明清义庄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于早期义庄来说已十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