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773013
大小:10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4
《中考历史复习八上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01新人教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了解从新式学堂的出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和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史实;了解中国近代后期,在文学艺术领域里,涌现出以鲁迅、郭沫若、赵树理、丁玲、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的一批巨匠;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成为进步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②引导学生分析民国时期时代特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协作精神;指导学生归纳本课文艺成就,提高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演示图片,教师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深刻的印象,
2、从而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指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文艺成就,创制表格,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中国近代后期的时代特征是宣传科学进步,反对迷信落后;追求人民民主,抨击专制独裁;讴歌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这一时代特征对文学艺术领域产生巨大影响。进步的文学艺术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了唯物史观的一条原理,即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思想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和
3、民族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①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的教育改革;②民国时期进步的文学艺术家。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的知识点。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谈话法,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相关图片。3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近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及社会变革。教师小结,引出新课:中国人被卷入历史的洪流当中,想生存、发展下去,只能自强以适应社会的改变,那杰出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科举制自隋朝就一直是我国的选官制度,设疑:晚清的八股取士制度能否适应当时中国社会发生
4、的变化?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晚清政府迫于形势,迈出近代教育改革第一步,这是本课的一个重要内容。二、讲授新课:1、幻灯片展示:《北大未名湖》《北大校门一角》提出问题:这些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地方?它的前身是什么?它的创办在中国教育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教师置疑:近代洋务运动以来,中国有识之士为什么创办新式学堂,启动新式教育?它新在何处?2、展示讨论题,引导学生讨论探究:①对照《奏定学堂章程》里的中学里的课程,课时与今天课程、课时设置,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这种不同?②如果你在那个时代上中学,你会从哪些方面培养自己?说明理由。教师巡
5、回指导。教师对《奏定学堂章程》给一个明确的评价。科举制废除时间?3、播放视频《黄河大合唱》片段。展示问题:①说出这首歌的曲作者,创作背景。②这首歌曲在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设疑:《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战时期,为什么把它作为今天的国歌?4、教师小结:民国时期,正值国家多难之秋,许多文学家,艺术家用手中的笔作武器,讴歌光明,鞭挞黑暗。那么除了我们刚刚了解的以外,这一时期还有哪些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及代表作品呢?5、指导学生制作表格:3展示《民国时期文艺成就》表格,作为小结。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这一时期的文化有着怎样的主旋律?教师进行组
6、织、指导。课后小结:引导学生梳理本课知识结构,强化记忆。板书设计: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一、新式教育开端1.新式学堂出现和京师大学堂的创办2.新式教育评价与科举制度的废除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1.鲁迅的文学成就2.著名的美术音乐作品3.郭沫若的历史剧4.解放区的文学成就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