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部分名词解释整理

人类学部分名词解释整理

ID:13768647

大小:6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4

人类学部分名词解释整理_第1页
人类学部分名词解释整理_第2页
人类学部分名词解释整理_第3页
人类学部分名词解释整理_第4页
人类学部分名词解释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类学部分名词解释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类学名词解释文化相对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类学界流行一时的思潮。文化相对论认为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它们在价值上是平等的。人们不能用自己的文化中的价值标准去衡量评价另一种文化的价值。文化相对论这一概念是英国人类学家韦斯特马克在其《道德观念的起源于发展》(1906~1908)一书中首先创用的。但将其作为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理论,则始于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博厄斯不仅认为对民族文化的评价只有一该民族自己的标准来判断才有意义,而且还极力主张文化研究者在研究中也要坚持避免受自己价值体系的影响,而对每一文化进行客观的研究。这一思想最终由赫斯科维茨加以完整

2、化和系统化,并极力推崇与宣传。这种文化相对论具有反对种族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的作用和意义。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文化相对论广为流行。但由于这种理论存在者夸大各种文化的相对性,否认文化发展的规律性和统一性,进而否认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主张帮助落后民族提高文化等弊病,因为在30年代以后,招到了许多人的非议,遂逐渐地衰微。文化区:指有着相似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该术语由美国人类学家梅森创用。最初只是用地理区域的区别来概括一群群被认为是具有意义的文化,但实际上当时这样划分的一个区域中的文化并不一定有联系。1922年,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重新解释了文化区的概念。他从

3、文化特质的相似方面来限定文化区,认为文化区可以根据文化特质加以分类。文化区有“文化中心”和“边缘区”。文化中心是一个文化区所共有的文化特质发明创造和最集中的地方,而并不一定是地理的中心。文化特质创造出来后呈放射性状向边缘区传播。当在边缘区发现某种文化特质时,这种文化特质是过去某时在文化中心里创造出来的,通过了一段时间才传播至此。由此他认为文化传播的过程就是文化特质发展的历史。从而通过区别文化区等,可以构拟文化发展的历史。因为,文化区概念是威斯勒用于构建文化史的一种分类手段。其他著名的美国历史学派的学者如赫斯科维茨、罗维等也赞同此说。所以这一概念和方法也成为了美国历史学派的重要概念和

4、方法之一。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文化区不是具有相似文化特质的一群文化所存在的地理范围,而只是一个文化所存在的地域范围。文化丛:亦称“文化特质丛”。指在一定时空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组功能上相互联结、整合的文化特质集合体单位。这一概念是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在《人与文化》(1923)一书中首先创用的。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文化的内容就是由各种文化特质的总体构成的。然而,文化特质不是单独存在的。由于世界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文化特质总是局纪委文化丛而存在。一个文化丛,往往以一个具有内聚力的文化特质为中心,有一组功能上相互联结、整合的文化特质构成。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愈发发展,文

5、化特质的联结愈复杂。因而,美国学者汉金斯把文化丛分为简文化丛和复文化丛两类。前者指一组在功能上相联结的文化特质集合体单位;后者则由几个功能上相联结的文化丛单位所构成的文化丛。许多复文化丛的集合就构成社会的文化整体。文化丛这一术语有时也被西方人类学家尤其是考古学家引申为指与时空有关的文化特质的集合,即一种考古学文化,而不考虑其功能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巫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对客体施加影响或控制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产生于原始社会。与宗教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未必设计神灵观念,且对超自然力量不加神话,而是力图进行驾驭。宗教产生以后,巫术在有些地区和民族中仍继续存在。巫术是文

6、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英国学者弗雷泽强调巫术的虚假性,视之为建立在错误因果联想之上的“伪科学”,功能论学者马林诺斯基则强调巫术的功能,认为无数据有心灵上的解释作用,是一种解除忧虑的方法,弗雷泽在研究中,还将巫术分作“接触巫术”和“模拟巫术”两类。涵化:即“文化涵化”。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影响、发生变迁的过程。文化涵化的前提是“文化接触”。通常在文化接触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影响,可使文化接触的双方都发生一定的变化,其结果一般有:①接受,包括自愿接受的“顺涵化”和被迫接受的“逆涵化”及“对抗涵化”,也包括单方面与双方面的互动。②适应,包括单方适应(文化同化)和双方

7、适应(文化融合)。③文化抗拒,包括单方面的文化抗拒和双方面的文化抗拒,这意味着文化涵化的失败。对偶家庭:亦称“对偶婚”。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家庭形式。这种家庭在世系从母和族外婚的原则下,一女子为中心,女子定居于本氏族,丈夫来自其他氏族,实行男嫁女、从妇居的婚姻居住制度。这种婚姻由于没有独占和固定的同居生活人科,也没有独立的家庭经济,因为离异很容易。我国云南永宁地区纳西族的阿注婚几位对偶婚的一种。对偶家庭由普那路亚家庭发展而来,是群婚向一夫一妻制发展的过渡环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