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的身份认同,可望不可即的梦想

丢失的身份认同,可望不可即的梦想

ID:13756442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4

丢失的身份认同,可望不可即的梦想_第1页
丢失的身份认同,可望不可即的梦想_第2页
丢失的身份认同,可望不可即的梦想_第3页
丢失的身份认同,可望不可即的梦想_第4页
丢失的身份认同,可望不可即的梦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丢失的身份认同,可望不可即的梦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丢失的身份认同,可望不可即的梦想  摘要: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中,奈保尔在希望、憧憬与哀怨绝望相交杂的氛围中为我们呈现了米格尔街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这些人的共同点不仅在于他们都生活在同一条街上,更在于他们是这里政治、文化的局外人,难以实现自我身份的认同,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着追求人生价值、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的梦想,但又无一不成为注定的失败者、逃离者。  关键词:身份认同;梦想;米格尔街;奈保尔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135-02  社会文化体系就像搭好的积木,其中每一份子都要与其他份子接触,并遵循文化规律,逐步确定自己在整个

2、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位置,也就是确定个体身份,达到身份认同。其实,身份认同也就是一种同一性,是我们自身内在思想的同一性,也是我们自身认识或者欲与之认同的对象之间的同一性。“如果我们发现我们欲与之认同的对象不能提供这种同一性,那么身份认同也就失去了意义”(张德明53),人们便不可能实现身份认同。而真正的追求身份认同的过程也不能不说是一种磨练,甚至是磨难,其明显特征就是焦虑与憧憬并存,苦闷与满足并存。  从18世纪英国小说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中所宣扬的帝国主义扩张精神开始,之后的康拉德、福斯特无不是在进行着殖民主义叙述。二战之后,殖民主义体系逐渐瓦解,我们听到了殖民地人民的声音。从中我们

3、听到了对身份的渴望,因为对身份认同的追求是身处社会、文化、历史夹层中的必然选择,殖民地人民比普通人更希望能够认清自己的身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奈保尔正是提供了一个多面镜,让读者们多角度了解生活在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米格尔街上的人追求身份认同的心路历程。  奈保尔作为21世纪的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版了30多部形式多样的文学作品。在其作品中,作者无不是在以其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洞察力观察,深切地关注着民众的生存状态。瑞典文学院宣布维?苏?奈保尔获得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时,高度评价“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所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  

4、除了诺贝尔文学奖,奈保尔的作品几乎荣膺了所有知名文学奖项,其中就包括1961年的毛姆奖,为他赢得此项殊荣的正是1959年出版的处女作《米格尔街》。该作品包括17篇短篇小说,每篇短篇小说看似相互平行独立,其实紧密联系。纵观整部作品,米格尔街就仿佛一幅画卷一样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幅画卷是完整的,其中有男有女,有成人有儿童,有怀抱远大理想的人,也有为日常生活而筹谋的人,更有人的生老病死和成长发展。这幅画卷是细致的,透过这些普通人的生活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共同之处,看到了他们的酸甜苦辣,看到了他们的理想追求;这幅画卷又是深刻的,透过日常琐事我们看到了殖民制度对人的束缚,看到了人们不得不随波逐流的无

5、奈,看到了人们梦想难以实现的悲伤。殖民制度使米格尔街上的人成为了没有身份认同的边缘人,在他们希望与失望的交替轮换中,奈保尔为我们展现的是殖民制度下人们对身份认同的追求、无力的失败以及无奈的逃离。  一、丢失的身份认同  (一)一去不复返的母国身份认同  米格尔街是特立尼达首都西班牙港附近一个破败不堪的贫民聚居区,街上生活的都是形形色色的普通人、小人物,其中大部分都是印度后裔。他们的共同点是远离母国,处于地理、历史、政治、文化的断裂带,因此难以实现身份的认同。  自从15世纪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后,特立尼达又相继成了荷、法殖民地,并最终被英国殖民统治,直至1958年,在民族解放运动中成为

6、西印度联邦成员。在这400多年的殖民历史中,殖民者赶走了原著居民,迎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其中大部分是印度裔和非裔,直到现在,印度裔和非裔人口仍占特立尼达总人口的79.8%左右。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生活在特立尼达的人们经历了背井离乡的艰辛,又不得不继续忍受地缘上与母国的疏远,其结果必然是与母国历史、政治、文化的日益陌生。他们已经不再是印度人或者非洲人,正如在米格尔街上,从来没有人问过谁来自哪里;他们已经不再属于母国,更不可能在这远离母国的殖民地取得母国身份的认同。  (二)不曾有的特立尼达身份认同  在特立尼达几百年殖民统治中,宗主国的更迭带来的不仅是政治制度上的混乱,更带来了不

7、同文化、不同思想的冲击和碰撞,使身份认同成为更加难以企及的梦想。泰特斯?霍伊特成立了“米格尔街青年文化活动俱乐部”后,他带“我们”去参观乔治要塞,理由是“我们”这些人“一点都不关心自己的国家”(奈保尔.95),这是整部小说中仅有的一次提及“自己的国家”,但是这样亲切的称呼在“我们”之中并没有引起共鸣,反而是可以在山上洗冷水澡这一提议使“我们”欣然前往。反映了当时的特立尼达人并没有国家这一概念,历史遗迹不但不能唤起人们的历史荣耀感,反而引起了人们心中的疑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