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设计的几点反思

对现代设计的几点反思

ID:13732438

大小:6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4

对现代设计的几点反思_第1页
对现代设计的几点反思_第2页
对现代设计的几点反思_第3页
对现代设计的几点反思_第4页
对现代设计的几点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现代设计的几点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现代设计的几点反思1.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设计会带有很大的政治符号和政治色彩,纳粹党的标志、英国的红色电话亭――他们的作用就是要把人们号召到同一个政治旗帜之下。在俄罗斯,大量的设计作品是为他们的政党和政治信念所服务的。比如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塔,采用螺旋行的结构形式,利用不断旋转向上的线条,表现了坚定的政治信仰:在通往共产主义的路途上,道路是曲折的,方向是前进的。通过这一产品来对人们进行政治教育。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上往往会雕刻着饕餮纹,两个瞪大的眼睛营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表现了一种绝对的权威和皇权,反映了奴隶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这是一个设计为政治服务的典

2、型,被奴隶主用来对奴隶进行思想和精神统治。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有着以中垂线来突出主要建筑的特点,说明封建社会中处处存在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等级观念。中国的人民大会堂等建筑都以规模巨大而体现一种庄严和肃穆,这是中国政治权利交集的中心,是中国政治符号的体现,他们在政治精神方面的象征作用远远大于他们的实际功能。大量的设计作品表明,设计是带有政治意味的。2.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不论是封建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大部分设计是为富人服务的,绚丽浮华的洛可可和巴洛克,精美繁琐的古代刺绣,美轮美奂的景泰蓝,都在显示一种财富,而设计的民主性往往会被设计师忽略掉。设计的终极目标视为人服务,

3、为普通大众服务,倡导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以人为本”并非是一个空喊的口号,它是需要一个付诸于实践的设计理念。对人的关注才是设计师创作的根基。年的釜山IFI年会将设计大奖颁给了一位印度建筑设计师。他的获奖作品正是以弱势群体为对象,在设计过程中摒除了高档的材料和富丽堂皇的装饰,取而代之的是低廉的废弃塑料瓶等材料,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为印度的贫穷百姓设计了同样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室内外环境。我相信正是这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打动了比赛的评委。设计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带有等级特征,而现在国内的设计似乎还没有很好的意识到这一点,道路上很少设置残疾道,公共场所没有残疾人专用厕所,这样

4、导致了中国的残疾人很少出门,很少有机会参与正常的社交活动。与富人相比,那些弱势群体更需要人们的关怀,他们中的一些甚至还处于非常恶劣的生存条件,一款可以随身携带的净水器很好的造福了非洲人民,使他们可以在非常肮脏的湖里喝到干净的水。3.随着物质条件的极大提升,设计师的道德越发显得重要。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衰竭,人类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进而提出了绿色设计这一概念。现在的许多设计大赛都主打环保牌,要求设计产品体现节能环保这一2概念,而获奖作品也大多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虽然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可是在实践方面还相距甚远,比如现在倡导的绿色资源——太

5、阳能,被视为一种环保的新能源,可是利用它的成本和花费却极高。还有废弃的太阳能蓄电池,如果处理不当,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其治理难度更大。我们的设计产品,往往虽然采用了自然材料,可却加大了加工难度,而且某些性能并不合适。真正的绿色设计并不是为了绿色而绿色,而是脚踏实地的去解决一些环境和能源问题。在考虑设计的各个阶段,我们都要发挥设计师的道德,节约能源,考虑弱势群体,营造一个充满关怀的现代社会。4.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往往会引发设计革命,带来许多新颖的设计和感觉体验。阿尔托一生都致力于胶合板成型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极大的促动了胶合板家具的使用和推广,也带给人们属于斯堪

6、地那维亚设计的独特感觉:温暖,有机,人文关怀。现在我们教室里的胶合板桌椅,不能不说是有阿尔托的一份功劳在里面的。新技术带来了新设计,也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汽车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电梯的发明极大的促进了摩天大楼的形成和发展,手机的推广使得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了,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整个世界似乎成了一个“地球村”。从原始社会的泥土,到封建社会的青铜器和铁器,再到现代社会的半导体,高分子聚合物和复合材料等,每一种新材料的运用都会引发设计的巨大变革和生活环境的改变。钢铁,玻璃等一些工业材料的出现和使用甚至成为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导火索,使得千百年来对于工业和设计的关系

7、一直讨论不休。技术和材料是设计的重要支撑,也会不断推进设计向前发展。5.一件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情感的外现,无论是文学,音乐,戏曲还是电影,产品,服装,无论是哪一种艺术形式,都反映了作者强烈的情感。设计者通过作品来表达情感,一件没有情感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是不能打动和感染欣赏者的。梵高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他将自己浓烈甚至激狂的情感注入这幅画中,你看那明亮艳丽的色彩,那积极向上,毫无畏惧的生命力,不正是梵高自身的真实写照吗?每一个艺术家都希望通过自己作品的力量来感染欣赏者,进而影响他们,可是这种共鸣和心灵联系却不是那么容

8、易产生的,俞伯牙在钟子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