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724697
大小:3.32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8-07-24
《x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解题方法及技能提升训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择题的一般审题思路(1)推敲题干材料,明确试题结构。仔细推敲题干,清楚题干中的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2)确定时间、空间范围。(3)分析推敲备选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要认真分析。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备选项与题干的关系。(4)运用理论观点。选择题大都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答题时应以这些理
2、论观点为指导,进行论证和分析。(5)明确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历史学科与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联系密切,要充分利用相关学科知识来找出解题的突破口。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中说:“‘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洋”族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的原因有( )①列强侵略的加剧 ②西方文化的渗透③崇洋风气日盛④政府的大力倡导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 19世纪中期以后,伴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加剧,西方文化也
3、不断渗入,中国社会习俗随之发生变化。衣食住行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崇洋风气渐盛。但是该时期“洋”族词的增多是中外交流的产物,政府并未倡导。故①②③都是正确的,④不符合题意。[答案] B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1898~1900年B.1901~1911年C.1912~1927年D.1928~1937年[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民国时期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由材料中的“新内阁”“新官制”
4、“新教育”“阳历”“鞠躬”等信息可知,当时社会面貌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并颁布了一系列革新社会习俗的措施,使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C符合题意。1898~1911年,清政府尚未被推翻,不会出现题干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故排除A、B;D时间较晚,不符合题干材料所体现的转折性意义。答案为C。[答案] C跟踪体验1.(x·四川文综·7)下图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据此可知( )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B.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
5、广泛认同[答案] C[解析] A项说法太绝对;B项“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与史实不符;D项“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不符合史实;该广告的右侧是对产品功效的介绍,故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C项正确。2.(x·天津·6)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
6、专制[答案] A[解析] 本题以武昌起义后中国报刊数量的迅速增加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理解能力。在解答因果类题目时,需留意与时间有关的信息,防止落入命题者在“时间错位”上设置的陷阱。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年10月,发生后的半年内大致截止到1912年的3月。B项《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3月,显然不能成为其主要原因;C项大力提倡白话文是在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时间上也不符合题干规定的时间段;D项中的“普遍”显然不正确。社会的需求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A项正确。3.(x·浙江文综·18)据
7、《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一现象说明(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量极大[答案] C[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于维新变法运动的理解。《时务报》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以变法图存为宗旨,分设论说、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等栏目。故答案C符合题意。4.(x·江苏历史·6)190
8、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答案] C[解析] 从材料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