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ID:13704842

大小:68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4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_第1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_第2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_第3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_第4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电视频道:电视频道是指用于播送一套电视节目的频率范围,它取决于电视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我国电视标准规定,一个频道的频带宽度为8MHz。2、非线性编辑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NonlinearEditingSystem,NLE),是指使用盘基媒体进行存储和编辑的数字化视频、声频后期制作系统。3、数字电视:数字电视是指从节目拍摄、编辑、制作、播出、传输、接收等电视信号播放和接收的全过程都使用数字技术的电视系统。4、混合(编辑中的过渡方式):与切换所不同的是,混合的转换过程较慢,在屏幕上表现为一个画面由强变弱至

2、逐渐消失,而另一画面同时由弱变强至最终取代前一画面,因此混合也称慢转换或淡变。具体来说,混合又包括X形切换和V形切换两种形式。X形切换在电视屏幕上表现为在A画面逐渐消失的过程中B画面逐渐出现,最终取而代之。也就是说,在整个切换的过程中,两个画面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原来的画面逐渐变弱,后一画面逐渐变强。两路信号的变化过程如同字母“X”的形状,因而形象地称之为X切换。v切换是在A路信号“逐渐消失之后,B路信号魄才逐渐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表现为前一个画面逐渐变暗到完全消失之后下一个画面才逐渐出现。两路信号的变化过程如同字母“V”的形状,因而形象地称之为V切换。5、声音合

3、成:声音合成是指将多路声音信号按电视节目的要求合成为一路信号,并将其作为最后的播出或记录的电视节目声频信号。6、调制:把基带信号“寄载”到一个频率较高的载波上而形成一个新的信号,以适合于信道传输。将这个新形成的信号称为已调信号,基带信号则称为调制信号,把这个完成“寄载”工作的技术过程称为调制。7、彩色电视的制式:彩色电视的制式是实现彩色电视的方式,也就是对彩色电视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和传输的特定方式。8、条件接收:条件接收(ConditionalAccess,CA)是提供对数字电视用户业务进行授权和认证的一种技术手段,通俗地讲,是对视频、声频和数据等信息实施加密

4、、解密、接收的控制技术。9、对比度:原景物图像或重现图像的最大亮度Bmax与最小亮度Bmin之比称对比度或反差。10、虚拟演播室:虚拟演播室是一套由计算机系统、电视摄像机(装有摄像机跟踪器)、三维场景发生器、色键器以及视频、声频切换台等构成的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其实质是将计算机产生的虚拟三维场景与摄像机现场拍摄的演员(或节目主持人)表演的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演员(或节目主持人)的表演(前景)与虚拟场景(背景)达到同步的变化,从而实现前景与背景的完美结合。11、时间混色:时间混色:利用人眼的视觉惰性,将三基色光按一定比例轮流投射到同一屏幕上,只要交替的

5、速度足够快,人眼便会产生与三基色直接相混时相同的彩色感觉。在这种混色方法中,由于各基色是在不同时间出现的,故称时间混色。它是顺序制彩色电视的理论依据。12、色温:色温是照明光学中用于定义光源颜色的一个物理量,当绝对黑体(指既不反射也不透射而是完全吸收入射辐射的物体)在某一特定的温度下,其辐射的光谱与某个光源所辐射的光谱具有相同的特性时,则绝对黑体的这一温度就定义为该光源的色温,其单位为K。13、扫换:扫换也称划像,是一种分画面特技,分画面特技是指整个电视屏幕被A、B两个画面所分割,并且两个分画面的分界线还可以沿所需要的方向移动,直至一个画面替代另一个画面。14

6、、混响时间:当声源停止发声后,声音强度减弱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所需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15、视觉惰性:视觉惰性是指人眼视觉的建立和消失都具有一定的惰性,即人眼视觉的建立和消失都滞后于实际光亮度的变化。16、特技:特技是指特殊技巧。在电视节目制作中是指用特殊的电子处理而获得的特殊画面效果。17、残留边带调制:残留边带调制:是一种幅度调制法,它是在双边带调制的基础上,通过设计适当的输出滤波器,使信号一个边带的频谱成分原则上保留,另一个边带频谱成分只保留小部分(残留)。二、填空题一个完整的广播电视系统由电视信号的产生与发送系统、信号传输通道、接收系统三大部分构成。18

7、17年瑞典科学家布尔兹列斯发现了化学元素硒。1865年,英国工程师约瑟夫·梅在测量海底电缆性能时,发现测量结果变化不定,经研究发现,这是由于硒材料的光电作用的影响。这一发现为以后电视技术发明奠定了基础。1883年圣诞节,德国电气工程师尼普柯夫(P.Nipkow)用他发明的“尼普柯夫圆盘”首次进行了发射图像的实验。这种实验是用机械方式完成光电转换的,每幅画面只有24条扫描线,图像相当模糊。20世纪初,进入电子扫描的研制阶段。1908年,英国的肯培尔·斯文顿、俄国的罗申克无提出电子扫描原理,奠定了近代电技术的理论基础。1923年,美籍苏联人兹瓦里金发明静电积贮式摄

8、像管,这是近代电视摄像术的先驱。19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