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翻译-元赵孟頫书洛神赋

洛神赋翻译-元赵孟頫书洛神赋

ID:13698863

大小:208.50 KB

页数:143页

时间:2018-07-23

洛神赋翻译-元赵孟頫书洛神赋_第1页
洛神赋翻译-元赵孟頫书洛神赋_第2页
洛神赋翻译-元赵孟頫书洛神赋_第3页
洛神赋翻译-元赵孟頫书洛神赋_第4页
洛神赋翻译-元赵孟頫书洛神赋_第5页
资源描述:

《洛神赋翻译-元赵孟頫书洛神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洛神赋翻译-元赵孟頫书洛神赋赵孟頫:官至从一品的楷书四大家之一  在中国古代众多书画家中,赵孟頫是极为特殊的一位。作为宋代皇室宗亲,赵孟頫在南宋灭亡后应诏入元廷为官,后人因赵丧失节操仕元而对其艺术成就毁誉参半。赵孟頫历经元朝的五位皇帝,官拜从一品,声名显赫,名满四海,在这富贵尊荣的背后却充满着苦涩,从他四度做官又四度回乡归隐中,足见其内心的煎熬和矛盾。看来命运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赵孟頫,字子昂,号鸥波,又号松雪道人,吴兴人。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与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元史·赵孟頫传》记载:“赵孟

2、頫,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也。孟頫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3/143精品文档由此看来,赵孟頫不仅出身显贵,具有皇家血统,而且聪明伶俐,博闻强记。赵孟頫的父亲在南宋度宗时为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属于省部级一类高官,善诗文,富收藏。赵孟頫的童年生活应该过得比较优裕,又有很好的家庭文化熏陶。赵孟頫的堂兄赵孟坚以诗书画著称,另一位堂兄孟淳所画墨竹最为逼真。自小浸淫于艺术之中的赵孟頫5岁开始学书,青年时代即以诗书画而名贯江南。赵家子女众多,赵母丘氏是偏房,在家

3、中地位不高,赵孟頫小时候与父亲相处不多,粗通文墨的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不幸的是,赵孟頫12岁时,父亲在临安去世,家境开始困难起来。两年后,他以父荫补官,经过吏部选拔后,任真州司户参军。14岁就吃上了皇粮,有了公务员身份的赵孟頫似乎有了光明灿烂的前途。然而此时蒙宋之间战事频繁,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末路之中。1276年蒙古军队直取南宋都城临安,面对国破家衰,在南宋为官九年,时年23岁的赵孟頫弃职而去,回到吴兴老家闲居,并向当时著名画家钱选学习画法。  至元十四年,元世祖忽必烈出于巩固政权的考虑,命人“行台江南,且求遗逸”。时任吏

4、部尚书的夹谷推举身为“吴兴八俊”之一的赵孟頫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元初统治者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民众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人的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是不平等的,汉人与南人被歧视,造成了民族矛盾尖锐,蒙古族“蛮夷”政权被诸多汉族文人雅士所不齿,作为南宋遗民“南人”的赵孟頫背负着国仇家恨,他宁愿“含英在林中”,埋没满腹才华,也不愿在元朝为官,于是婉言谢绝了夹谷的推荐。  一晃过了十年,生活维艰的赵孟頫一面结交四方名士,一面潜心修学,艺术造诣不断精进,声名远播于朝廷。母亲丘夫人不甘心儿子无所事事闲居家中,曾教导说:“圣朝必收

5、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之。”至元二十三年,元世祖再次命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下江南搜访遗逸。赵孟頫转入天台山,最终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3/143精品文档“为元所获”。此时的赵孟頫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从他的诗句“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中可以看出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江南的不满;另一方面在无力改变元朝统治现实的情况下,也希望用自己所学知识来报效国家,“使圣贤之泽沛然及于天下”。再加上元廷的胁迫,母亲的教导,诸多因素使赵孟頫终于不再坚辞,半推半就之中与程钜夫搜罗的其他才俊赴大都任职。  《元史》载

6、:“孟頫才气英迈,神采焕发,如神仙中人,世祖顾之喜,使坐右丞叶李上。或言孟頫宋宗室子,不宜使近左右,帝不听。”元世祖招募赵孟頫,本来看重的是他的前朝皇室身份,作为前朝遗民服侍新朝的领头羊,其政治上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同时也是元统治者显示开明,笼络汉族士人的一种手段。出身高贵、相貌昳丽的赵孟頫一出场,就赢得元世祖的好感,看来元世祖也是以貌取人,欣赏赵孟頫这种才貌和气质俱佳的帅哥。两年后,35岁的赵孟頫被任命为从五品的兵部侍郎。同年,大龄青年赵孟頫回乡和27岁的大龄剩女管道升结为秦晋之好。此后30年,赵孟頫的仕途较为顺利。37岁时迁为从

7、四品的集贤直学士,39岁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46岁在江浙等处儒学提举任上长达十年。武宗朝时,58岁的赵孟頫升任从二品的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妻子管道升被封为吴兴郡夫人。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后恢复科举制度,任用“汉人”和“南人”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3/143精品文档做中书的官,广罗人才,他非常器重赵孟頫,把他比作唐朝的李白和宋朝的苏东坡。延佑三年,63岁的赵孟頫任翰林院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拜从一品,与程钜夫一同成为元朝官职最高的两个“南人”。至此,赵孟頫的政治生涯达到顶峰。  在朝代

8、更迭的特殊历史时期,赵孟頫以宋宗室后裔仕元的行为一直受到非议。甚至在他身后七百年,他的声誉一直受到损毁。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士子因为鄙视赵孟頫的为人而对他的艺术成就也一再贬低和忽视。虽然赵孟頫尊荣无比,可是内心的压抑和痛苦却伴随着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