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

ID:13678346

大小:9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3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_第1页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_第2页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_第3页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_第4页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1第一章总论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陆埠镇第二小学项目,位于钟山北路东首、绿景花园北侧,24班小学规模,地块东面为陆埠镇中学校区,整个地块总用地面积约21817平方米。1.2.设计依据1.2.1甲方提供1:500测绘地形图、红线图。1.2.2《余姚市规划局乡镇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1.2.3余姚市发改委针对陆埠第二小学建设项目的批文。1.2.4规划局方案设计评审意见。1.2.5《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1.2.6国家有关设计法规、规范。1.3.设计规模总用地面积:21817㎡建筑占地面积:3650㎡总建筑面积:13432㎡1.4.设

2、计范围1.4.1总平面设计(包括道路、场地、水、电等)1.4.2各单体工程设计(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弱电等)1.5.设计指导思想1.5.1合理化的校园布局。1.5.2安全、通畅的交通流线。1.5.3多样复合的空间特征。1.5.4观赏、使用并重的景观,绿化环境。1.5.5科学性、超前性、可持续性的原则。第二章总平面设计2.1.设计依据(见总论)2.2.基地分析场地平面较规整,呈方形,整个场地较平整。东面、西面临路,建筑退东面用地红线不小于6米,退南侧用地红线不小于12米,退西道路红线不小于6米,退北侧用地红线不小于9米。根据甲方的意见,地块主入口设在地

3、块西侧,学校主入口预留不小于600平方米的出入口集散广场,须妥善考虑满足交通安全及景观要求。2.3.总平面布置共24班小学,包含行政办公、教学、图书阅览、体育馆、食堂、教工宿舍等功能。场内布置250米的环行标准田径场,两个篮球场以及各种软塑器械活动场。2.3.1.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11分析小学用地,西面紧邻城市道路,南面为住宅小区,东面为中学校区,用地形状基本呈长方形,小学功能结构主要分为三个功能分区,即:教学区,行政办公区和运动生活区,从动静分区的角度来讲,教学区,行政办公区则属于静区,我们将田径场、体育馆布置于用地东侧,而将教学行政区布置于地块的西侧。

4、教学楼均采用南北朝向,从安全性考虑,将小学的主入口设置于用地的西侧规划道路上,行政办公区则紧邻学校主入口就近布置,方便对外服务。靠近综合楼北面,沿城市道路布置有小学次入口。小学食堂体育馆及教师宿舍则靠近运动区布置,与地块次入口连接。地块内整体功能分区明确有序,动静分明。2.3.2清晰而有效的流线设计功能分区已充分考虑到了各种流线设计,流线设计均方便便捷,互不冲突干扰,安全高效,一.行政区流线:行政办公区紧邻主入口,方便直接对外服务,二.教学区流线:学生人流经过校前礼仪广场,随即进入各自教学区所处位置。且各教学楼和综合实验楼通过中间连廊围合形成的中心共享空间

5、将所有空间组合联系起来,方便联系。三.运动生活区流线:考虑到用地的紧张性,设计中我们将体育馆、食堂和职工宿舍整合为一体,就近布置于教学区与运动区的中间位置,可以通过次入口,方便食堂后勤外来车辆物资供应,减小外来车辆对整个教学区的教学干扰。并在建筑外围布置车行道路和消防车道路,实现人行、车行完全分流,基本保证校园内无任何行驶车辆。2.3.3富有情趣的人性化空间设计1)、轴线对景关系所有单体建筑均遵循学校主次入口朝向的主轴线依次展开分别布置,单体建筑布置有前有后,有主有次,将标志性景观钟楼布置于整个校园的核心位置,形成视线对景点和小学的至高点,将建筑走势从水平

6、方向提升到无限的垂直方向。2)、庭院空间小学各个单体建筑依照主次入口两条轴线灵活布置,形成两个共享庭院景观环境空间,通过连廊围合形成整个教学区的核心共享区域,成为学生课间休息交流的游戏园地。彼此穿透互相观望,形成立体的院落体系,使庭院空间更加丰富生动。3)、交通连廊本案注重建筑细节处理,力求创造丰富的形体和空间关系,将交通连廊空间作为重点处理,设计连廊不仅作为建筑单体与单体之间的联系作用,而且利用连廊创造出更多的供小学生课间互相交流学习和游戏的交流平台和观景平台的人性化空间。2.4.竖向设计场地区域内地势平坦,场地现状标高比已建道路要低。室内地面高出室外地

7、面30公分,校内道路纵坡控制1-2%,横坡控制在2.5%。场地竖向布置方式为平坡式布置,地表雨水通过暗管系统排入南面小河。2.5.日照间距和采光通风11教学楼、综合楼、行政楼基本上南北朝向布置,南略偏西朝向,日照、采光、通风良好。教学楼之间间距满足日照间距、噪音干扰要求。2.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21817㎡总建筑占地面积:3650㎡建筑密度:16.7%总建筑面积:13432㎡其中:综合楼:3077㎡合班教室:243㎡食堂、体育馆:2961㎡行政楼:1413㎡教学楼:4675㎡其它:108㎡架空层:955㎡容积率:0.57绿地率:35%机动车位:

8、66个非机动车位:140个第三章建筑设计3.1.设计依据(见总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