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控扎控冷技术

钢的控扎控冷技术

ID:13662249

大小:16.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3

钢的控扎控冷技术_第1页
钢的控扎控冷技术_第2页
钢的控扎控冷技术_第3页
钢的控扎控冷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钢的控扎控冷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钢的控扎控冷技术姓名:**学号:**********专业:热处理X70管线钢的控扎控冷技术1.成分设计C<0.09%Mn<2.00%P<0.010%S<0.002Si<0.2%Alt<0.03%Nb<0.10%Mo<0.20%Ti<0.05%2.加热工艺加热制度应考虑微合金化元素。高的加热温度用以确保加热时铌的溶解。在一种含WTi0.015%、WC0.06%和WN110*10-6钢中为了完全溶解添加的铌量,需要加热温度超过1200℃对如此高的再加热温度弥散分布的TiN质点的存在对防止晶粒过分长大是必要的。所以设计加热时间不小于3h

2、。3.轧制工艺:①普通热轧:没有待温,直接轧成成品。②两阶段控轧:中间坯厚度70mm,II阶段开控870~830℃,终轧720℃。③三阶段控轧:中间坯1厚度100mm,II阶段开控900℃、终轧880~870℃中间坯2厚度70mm,III阶段开控800℃、终轧660℃(两相区)。形成细小均匀的铁素体晶粒4.控轧控冷工艺对管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对管线钢采用控制轧制工艺,分别在奥氏体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轧制,奥氏体再结晶百分数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及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变形量一定时,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奥氏体再结晶百分数显著增加。当变形

3、温度一定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奥氏体再结晶百分数增加趋势较平缓。在奥氏体再结晶区轧制时,奥氏体经过多次静态再结晶而细化。但是,由于轧制温度较高,随着道次间隔时间的延长,再结晶奥氏体晶粒会长大,因此,第Ⅰ阶段轧制开轧温度不能过高。在奥氏体再结晶区轧制细化晶粒的作用是有限的,为了得到更细的晶粒,还要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轧制以及轧后加速冷却。在部分再结晶区轧制时,再结晶的奥氏体晶粒细小,在其晶界上析出的铁素体往往也比较细小,而未再结晶的晶粒受到变形被拉长,晶粒没有细化,因此铁素体形核位置少,容易形成粗大的铁素体晶粒和针状组织。所以从部分再

4、结晶奥氏体晶粒生成的铁素体是不均匀的,这种不均匀性对强度影响不太大,但对材料的韧性有较大的影响。奥氏体再结晶百分数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显著,随变形量的增大而增加平缓,所以在生产中应尽量控制好第Ⅱ阶段开轧温度,适当增大道次变形量,一来可以减少部分再结晶晶粒数量,另外由于温度的降低,再结晶晶粒的平均尺寸也可以减小,同时在未再结晶区的累积变形量增加,未再结晶晶粒受到了较大的变形,晶粒不仅被拉长,晶内还可能出现比较多的变形带,因此转变后也能得到细小的铁素体晶粒,使得整个组织的均匀性得到改善。以针状铁素体为主的混合型组织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

5、性能,得到针状铁素体组织,冷却速度必须不小于15。C/s,一般在15。C/s到35。C/s之间,冷却速度过低将得到以块状铁素体为主的组织,强度偏低;冷却速度过大,将得到全针状铁素体或贝氏体组织,韧性较差。开冷温度和终冷温度对组织和性能也有较大影响,开冷温度过低,在快速冷却之前有较多先析铁素体形成,强度较低;终冷温度在600℃以下,随着温度的降低,强度和韧性都会提高,这是因为加速冷却可阻止Nb,V和Ti的碳氮化合物在奥氏体中析出,使其在较低温度下析出,可有效地起到强化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