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653255
大小:39.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23
《【最新精选】国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出台了各种举措,其中都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切入口。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为基础的课程在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笔者通过在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基础教育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输入研究性学习检索词,共筛选、查阅电子期刊33篇文献,通过阅读、合并、整理形成此文。本文对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且对我国现阶段的研究性学习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现状分析一、国外关
2、于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渊源和发展历程世界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叶。德国现代教育制度奠基人洪堡的教育改革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强调科学研究的自由性与独立性;强调教学和科研是统一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发展科学的合作关系。他主持创办的柏林大学的教学理念就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1]1909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批判了单纯教受学生大量科学知识和理论的教育方法,提出重视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思想。[2]1916年,杜威发表了教育哲学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在该书中,他从理论上论证了科学探究的必要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问题教学法”理论。杜威把教学理解为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
3、取经验的过程,几乎同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一样。他注重引导学生的兴趣,从而发挥自身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他的这些积极的教育理论观点,在今天看来,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思想雏形。20世纪中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教学理论。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儿童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寻找答案,从而学会“如何学习”。[3]布鲁纳发扬了杜威教学理论中的积极因素,提出了“发现法”,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学生自身的发现、探索活动来掌握知识、发展智慧,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利的,对今天的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起着指导作用。1961年,美国芝加哥大
4、学施瓦布教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会上作了题为《作为探究的科学教育》(TeachingofScienceasInquiry)的报告,提出了与发现法相似,但更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InquiryLearning)方法。[1]这一过程要求学生在客观事物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发展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从而形成一定的科学概念,这是他们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前提。他的这一观点对我们今天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此外,探究式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还有美国教育学家撒奇曼和加涅。他们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教学过程中“探究教学”的重要性。萨奇曼(J.R.Suchman
5、)注重实践,主张“探究方法的训练”模式;加涅在“探究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构成学习的前提条件。[4]在教育国际化的竞争面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围绕学习方式的转变,大胆进行了课程改革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验与研究。尽管各国对研究性学习的提法不同,而且,课程本身也是完全相同的,但研究、探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如,美国教育界就学生个体的特点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展开研究。在大、中、小学创设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等多种模式。[5]无论哪种模式都是让学生参与真实世界相关的学
6、习任务,从而提高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包括学会与人合作、自主决策、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等技能,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此外,在美国学者对“平行课程”的研究中,也表明了类似的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其他发达国家以及亚洲各国也把类似于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与能力。如法国的“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TPE);日本的“综合学习”课程;澳大利亚的“在解决问题辅导课中的合作学习”课程等。[5]西方教育家在儿童的发展、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策略等方面所做的论述,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可谓是独领风骚,开辟了
7、探究教学的新纪元,为当今世界倡导研究性学习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二、我国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历程1.萌芽阶段我国的研究性学习理念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主张学习是一个反复实践并获得真知的过程,即“学”、“思”、“行”三个环节;在教学中,孔子还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即“思”、“辨”、“行”三个方面。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思想源泉。[6]2.发展阶段自建国以来,国家基础教育始终强调课外活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