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资料

ID:13612890

大小:1.75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3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资料_第3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资料_第4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名词简释:1、《兆域图》1977年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陵中发掘的一幅陵区图,以金银线镶嵌于铜板。兆域——墓地。该图按比例正投影绘制,是我国第一幅建筑总平面图。2、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匠人营建的王城,九里见方,每面城垣开辟三座城门。城内辟有九条南北方向的道路与九条东西方向的道路,每条道路可以走九辆马车。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寝宫,后面是市场和民居,朝廷宫室和市场占地一百亩。3、辟雍周天子的大学,位于城郊,圜如壁,周水。与明堂一起失传。汉以后与明堂概指礼制建筑。4、明堂古代帝王所建最隆

2、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5、黄肠题凑代陵墓的最高制式,黄肠——柏木段,题凑——排成箱体结构6、抬梁式木构架春秋时完成,沿进深方向布置石础,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立瓜柱,架短梁,最上是脊瓜柱,构成一屋架;在屋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系柱顶,梁头与瓜柱顶做横向的檩,檩上承受椽子和屋面,使屋架完全连成一个整体。7、穿斗式木构架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的一个整体框架。这种木构架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8、井干式结构一种不用立柱和大

3、梁的房屋结构。这种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井干式结构需用大量木材,在绝对尺度和开设门窗上都受很大限制,因此通用程度不如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中国目前只在东北林区、西南山区尚有个别使用这种结构建造的房屋。9、九脊屋顶即歇山顶。用于殿阁则称九脊殿,用于亭榭、厅堂则称厦两头造。10、四阿屋顶即四面坡的庑殿顶,宋代称四阿顶,或称五脊殿。11、栌斗一组斗栱最下面的构件,或称大斗、坐斗。12、叉手脊桁两侧的斜杆,用以固持脊槫,其形状犹如侍者叉手而立,故名。多见于唐、宋、元、明的建筑上。13、托脚宋代建

4、筑上各槫均用斜杆支撑固持。其中支撑脊槫的斜杆称为叉手,其余的称为托脚。14、华栱宋式斗栱上外跳之栱。15、卷杀宋代栱、梁、柱等构件端部做弧形(其轮廓由折线组成),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称为卷杀。“卷”有圆弧之意,“杀”有砍削之意。16、明栿与草栿相对而言,指天花以下的梁。宋代明栿常作月梁式,以增加美感。17、乳栿檐柱与内檐柱之间的短梁。两步架的梁,宋称乳栿,清称双步梁。18、月梁:天花下面的明栿。为取得柔美的效果,将梁的两端加工成下弯的曲线。汉代称为虹梁,宋称为月梁。明代以后南方建筑中尚保留此法,而北方已不用。19、驼峰梁上垫木,用之承托上面的梁头,

5、其形状如驼峰。20、替木起拉接作用的辅肋构件,常用于对接的檩子、枋子之下,有防止檩、枋拔榫的作用。21、侧脚即生水平推力,增加把建筑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侧。22、地栿建筑物柱脚所安置的联系构件。23、普拍枋放在阑额及柱头上面,以承铺作的扁方条。24、绰幕枋位于大檐额下串联角柱与檐柱的枋料。因大檐额仅搁置于柱头上,故需用绰幕枋把檐柱联结起来,以增加其稳定性。25、合朩杳蜀柱两侧的加固件。26、出际榑头伸到山墙外。27、平坐高台或楼层用斗栱、枋子铺板等挑出,以利登临眺望,此结构层称为平坐

6、。28、生起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29、叠涩以砖石层层向外出跳之法,用于砖石建筑的出檐,或须弥座束腰上下枋的出跳。30、平闇唐宋间使用的一种小方格天花,规格较大方格平棋稍低,一般不作华丽的彩画。31、平棋唐宋时用的大方格天花,格内贴络木雕花饰,并绘彩画。32、抱厦九脊殿顶的一种组合法。两个以上的九脊殿顶“┳”字或“╋”字相交,插入部分称抱厦。33、当心间“心”即中心。“当心间”、“心间”即建筑物的中间一间。34、副阶周匝副阶——外廊,周匝——环绕一周,即外廊周绕殿阁等建筑35、收山歇山(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

7、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其目的是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36、推山庑殿顶的一种作法,正脊向两端推出,使垂脊成柔和的曲线。37、山节藻棁斗上画山,梁上短柱画藻文38、彻上露明造室内不做天花直接将梁架展露出来的做法。39、单槽也叫做“身内单槽”。指建筑平面柱网的排列上,除一周柱子外,中间横向还有一排柱子。简言之,就是类似“曰”字形的柱网平面布局形式。40、一池三山:一池指太液池。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仙山而著称,三山指蓬莱方壶、方丈、瀛洲三座山。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41、嫩戗发戗屋檐在

8、屋角处显著升起,檐口至屋角处有很大起翘。这是因为嫩戗斜插在老戗(老角梁)背上,并形成50°~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