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578391
大小:10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3
《滁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滁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简介当前,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认识水准的提高,我国由上至下、从决策者到普通居民环境意识逐步加强,加之“园林城市”的评选、政府绿化建设资金的提高,城市的园林绿化事业蒸蒸日上,追求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提高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在这种大的背景之下,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它是滁州市城市绿地建设的依据和保证,并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加以落实。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及历届政府的努力,滁城近几年的绿地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建城区范围内各类绿地的绿化档次和品位不断地提升,城市绿化状况有了质的飞跃。据统计,到2007年底,建城区绿地总面积129
2、9.60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为323.96公顷,生产绿地面积3.65公顷,防护绿地面积221.15公顷,附属绿地面积750.84公顷,绿地率28.50%,绿化覆盖率31.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7.28平方米。但城市绿地建设同样也存在很多问题,如:(1)公园绿地建设的数量少,分布不均衡,特色不明显,与城市性质、地域历史文化结合不够,精品工程不多。(2)新建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结构简单,乔灌草比例不恰当,乡土树种开发利用不够,造成生态上的不科学性和养护管理费增高。(3)部分城市广场硬质铺地太多,绿地量太少。(4)园林科学研究和生产绿地规模及发展不能适应城市绿化建设,植物
3、新种类的引种培育及试验维护作用缺乏。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方面需加大力度,以提高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5)城市防护绿地系统不连续,不成规模,且树种单一,防护功能很难充分发挥。(6)城市周边风景区及风景林地建设与管理有待加强。(7)城市建成区绿地整体功能的不完善。另外近几年来,国内部分城市,如深圳、南京、合肥等城市正在争创国家首批生态园林城市,安徽省内芜湖市、池州市、巢湖市、宣城市、六安市等地级市也在积极创建国家或省级园林城市,部分县级市如凤台县已荣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宁国市已获省级园林城市称号,这对滁州市的城市绿地建设既是一种促进,又是一种挑
4、战。滁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遵循坚持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综合效益,以人为本,均匀合理,因地制宜,体现地域特色,可操作性和坚持生物多样性等为原则,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从周边大的生态环境的建设出发,统筹规划城市各类绿地,合理构建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将城市的自然、人文、社会景观资源与创造良好的绿地环境结合起来,创造“山、水、城、林、人”和谐共生的理想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期限为: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为:近期(2010年):充分利用城市山水的自然优势和特点,在现有绿地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城市各类绿地的建设,切实改善居
5、民生活环境和城市面貌,使城市绿地系统初具规模,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中期(2015年):在实现近期目标的基础上,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契机,促进城市绿地建设跨越式大发展,城市山水特色和人居环境得到更好突显。远期(2020年):在实现中期建设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区域大环境的协调,形成科学、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最终实现以自然山水特色和城市景观风貌高度融合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目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标为:现状(2007年):现状建城区绿地总面积1299.60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为323.9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7.28平方米,绿地率28.50%,绿化覆盖率3
6、1.40%。近期(2010年):城市绿地总面积1946.13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470.8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8.56平方米,绿地率35.38%,绿化覆盖率38.92%。远期(2020年):城市绿地总面积3960.06公顷,公园绿地1281.7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13.49平方米,绿地率41.68%,绿化覆盖率45.85%。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结构为:“两心相映、一带环城、三片拥城、绿楔穿城、多点分布、绿网密布”的形态。这种结构形态既充分而形象的表达了滁城“山城相拥、水城相映、绿城相依”的山水城林相结合的城市特点,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达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区为
7、: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三大片区和一个风景区构成的开放型、生态化的城市总体布局结构,绿地系统规划分区确定如下:滁西片区:范围:铁路以西、花园路以北分区结构形态:一环、一带、多点、廊道结合以本片区内的环城河绿带为中心,环滁西路绿带为重点,以多点分布的公园绿地为载体,以道路绿带为补充,形成“一环、两带、多点、廊道结合”的形态。滁东片区:范围:铁路以东分区结构形态:一楔、两带、多点、廊道结合以本片区内的沙河-清流河-京沪铁路楔形绿地为中心,北外环路、三环路绿带为重点,以多点分布的公园绿地为载体,以道路河流绿带为补充,形成“一楔、两带、多点、廊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