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的信息加工机制和心理安慰功能

迷信的信息加工机制和心理安慰功能

ID:13575017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3

迷信的信息加工机制和心理安慰功能_第1页
迷信的信息加工机制和心理安慰功能_第2页
迷信的信息加工机制和心理安慰功能_第3页
迷信的信息加工机制和心理安慰功能_第4页
迷信的信息加工机制和心理安慰功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迷信的信息加工机制和心理安慰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迷信的信息加工机制和心理安慰功能王淑娟1,李朝旭摘 要: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迷信的信息加工机制和心理安慰功能。作者认为迷信是由于人们对关系自身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认知失调造成的,是为降低失调以虚幻的想象来代替现实,从幻化的世界中寻找解脱的结果。另外联结性学习理论和心理场理论也能够解释迷信心理的形成。迷信的心理安慰功能主要表现:使失衡的心理得到补偿,建立新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和增强自信,其本质是负性的心理依赖。关键词:迷信;心理机制;心理功能;认知失调;社会相感性  迷信是一种古老的社会亚文化现象,吴大兴

2、把它分为两个层次,即高层次的迷信和低层次的迷信。高层次的迷信是指经统治阶级所推崇和大力宣扬,为主流文化所包容允许的宗教迷信形式,如佛教、道教等;低层次的迷信指为广大劳动者所接受的以民俗的形式保存的迷信形式,如算命、看相、相信鬼神等。[1]本文所探讨的迷信形式,是指以民俗形式存在的低层次的迷信。迷信观念有多种形式。乐国安把迷信观念分为四个系统:第一,鬼神系统,即天神、地狱人鬼。第二,人身迷信系统,其中有生辰的命运,通过生辰八字算命、卜筮择吉等预测一生或流年的宿命和运气;也有形体的命运论,如面相、手相、测字

3、等。第三,环境的迷信系统,主要是阳宅、阴宅的风水。第四,信号迷信系统,主要有鸟语、声响、谐音语等意味的吉凶信号。[2]这些迷信在今天的民间都广泛的存在着。可以看出,这四个系统中,核心的观念是对“神”的信奉与崇拜。人们相信在自身以外有超越自身的力量的“神灵”的存在,像厨房里有灶王爷,正屋有老天爷,东厢房有财神爷,各个门口有门神爷,院子的最南边还住着观音菩萨,井上有井王爷,牛圈有牛王爷,马厩有马王爷,就连平时看到的一条不同寻常的大蛇也一定疑心是龙王爷,充满虔诚和敬畏。这种现象长期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这种愚昧

4、状含有何种社会和心理学意义?人们多半认为,那是长期受到统治者剥削和压迫的人们,怀着求生的本能去寻求精神解脱的廉价方式,此外,对更深层的原因则很少有人言及。这里我们打算从迷信本身看起,探讨迷信的信息加工机制和它的心理安慰功能,寻找迷信得以盛行的内部原因。一、迷信产生和传播的心理和社会基础迷信观念产生的心理根源在于人们对自身、社会、世界和宇宙等一切领域不能做到全知全能。在人的意识领域之外,还有太多的东西为人类所不知,只要人不能做到全知全能,就不可能做到不迷信。就像处于今天这个科学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很多人对科

5、学研究的事实并不了解,而只能迷信科学一样,因为我们今天面临更多的信息,多得我们根本就无法一一去证实,因而我们只能轻易的相信别人的说法。迷信观念的最初来源是原始初民的自然信仰。所谓自然信仰,是指一种认为自然物和自然力具有生命、意志以及伟大能力的信念。[3]由于认识水平低下,原始人的思维具有一种直观的性质,他们缺少抽象思维能力,遂以相似物替代某种属性,例如用红色粉末代替血液的流动和火的温暖;他们不能把握事物的确定性遂把类推广泛用于判断,例如根据人的特征类推万物有灵。这样,自然信仰就在原始人群中产生出来。以后

6、逐步发展成为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鬼神的观念一旦产生,在社会中就具有了传播的市场。因为迷信观念具有很强的社会相感性。所谓社会相感性,是指社会信息在群体中的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的特性。[1]迷信念的社会相感性较强,一个人具有某种迷信观念之后,可能影响与他有密切社会关系的其他人。迷信的社会相感性依据不同的内外因条件,可呈现不相信、可信可疑、相信三种表现形式,究竟出现哪一种,既取决于作为相感源的社会成员的迷信程度及权威性,又取决于感染者的心理素质及其与相感源的社会关系的密切程度。相感源的迷信程度深且有权威性,被感

7、染者的心理素质差且与之关系密切,受感者很可能对迷信深信不疑;反之,不相信或可信可疑。这种情况在家庭这个社会细胞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可信可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状态。李秀萍认为,半信半疑是迷信习俗实现其传承的基础。半信半疑,是由不信到全信的过渡,是一些原本不信的人,由于不了解日常生活中种种迷信现象产生的原因,无法运用科学的知识有效的抵制、破除迷信活动,加之相感源的影响和各种迷信“灵验”的传说,形成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当周围的人为迷信的习俗所同化时,他们也会逐渐放弃自己的立场,成为迷信习俗的传承者。在一个有群体

8、迷信意识的群体中,当生物学因素引起个体疾病时,人们就会部分的归咎于鬼魂或触犯禁忌,很多地方的迷信人群往往都对身上的疾病采取“迷信治疗”和“药物治疗”想结合的方式。疾病治愈后,认为“迷信疗法”立了大功,从而加深了个体迷信的程度;而对于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心因性疾病,多进行“敬菩萨”、“吃神药”等迷信治疗。高度的自我暗示后疗效当然极佳,结果更加促进个体相信迷信。此后又通过相感途径影响周围的易感人群,导致相感人群的迷信意识加强。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