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中的比兴手法

歌词中的比兴手法

ID:13569123

大小:16.3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3

歌词中的比兴手法_第1页
歌词中的比兴手法_第2页
歌词中的比兴手法_第3页
歌词中的比兴手法_第4页
歌词中的比兴手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歌词中的比兴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歌词中的比兴手法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关雎》首章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句子,以河洲上和鸣的鸟兴起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而二者之间多少有一些意义、气氛上的关联处,又接近于比;又如《氓》第三章以传统的比兴的开头,写"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先以葱茏的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第四章紧承上节,开头就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走了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

2、跎了美丽的容颜,再加上婚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被弃的命运此时自然降临到了她的头上。三、四章用起兴的诗句,以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借此抒发女主人公对丈夫喜新厌旧行为的怨愤。最后一章中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比喻自己的不幸无边无涯。"隰"是随处可见的低湿之地,"淇"则是女主人公与氓婚前幽会和结婚时及被弃后所必经的河流,用来作比,非常恰切而更见深意。这样既激发读者的联想,又增强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细雨坠,烟水蒙蒙微醺谁人醉 春风吹,山路重重飘渺难回 柳絮飞,暗香阵阵枝头吐新

3、蕾 烟花碎,相思幕幕别离憔悴 ————《三月雨》《三月雨》开头用"细雨坠,烟水蒙蒙微醺谁人醉"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不由得人不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回顾 蓦然步转青石路 还在水榭畔 画楼处 回顾 笔染朱砂轻莲步 经年 依稀一曲然为君舞 回顾 来年再恨相思误 还在水榭畔 画楼处————————《忆红莲》而在《忆红莲》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以富含美感的自然景物起兴,引发词中女主人公对过去的美好思念,一级对现在物是人非的感叹但是,比兴手法的运用,多用于加强了古代诗

4、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古代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因此,基本用于中国古风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