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564410
大小:10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23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温馨提示:请把答案书写到答题卷上,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按课文内容默写。(5分)(1),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2)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5),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遥有此寄》)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憔悴(chuì) 缥(piāo)缈 褴(lán)褛 贪婪(lán)B.匿(nì)笑坍(dān)塌窗棂(líng)中(zhòng)伤C.尴
2、尬(gà)嗔(chēn)怪莅(lì)临怂(sŏng)恿D.确凿(zuó)风筝(zhēng)感喟(kuì)菜畦(qí)3.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神彩奕奕 废寝忘食 孤苦伶仃 咄咄逼人B.家庭琐事 质朴帅真 怅然若失 惊慌失错C.杞人忧天 刨根问底 哄堂大笑 眉开眼笑D.不可救药 大相劲庭 迫不急待 参差不齐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水流湍急和能见度极差的情况下,潜水员进入“东方之星”沉船搜救,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极其困难。B.这件事情太过复杂,具体详情以后我再告诉你。C.能否杜绝中学生带手机的现象,关键在于学校加强管理。D.有些人之所以能不断成长,
3、是因为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学校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B.央视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C.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D.永定的红柿、武平的绿茶、连城的兰花等特产正气势汹汹地走进我们的生活。6.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2分)A.《论语》共20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B.寓言是从神话脱胎而来的一种文学样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就颇有神话的味道。C.女娲造人的故事,就是汉民族先祖对人类起源的一种神奇想象。D.《诫子书》
4、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讲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7.综合性学习(5分)【材料一】对于语文来说,没有一定的课外阅读积累,不管课内阅读的效率多高,阅读能力的提高都不可能获得十足的成效。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一般都认为在14岁以前。童话大师格林曾说,人生前14年所阅读的东西,不仅会记一辈子,而且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材料二】2016年4月23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所公布了第13次《全民阅读情况调查报告》。中学生“每天阅读课外书和报刊的时间有多少”调查结果显示:60%的学生每天读课外书报30分钟以上;20%的学生每天读课外书报10分钟左右;无时间阅读的占
5、到20%。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材料三】部编本教材(七上)各单元阅读能力点安排表单元一二三四五六阅读能力阅读方法朗读默读体会汉语之美把握感情基调一气呵成圈点勾画摘录积累快速阅读阅读策略品味语句体会思想感情理解文章大意理清作者思路概括文章中心发挥联想、想象理解课文(1)【材料一】【材料二】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至少答出2点。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材料三】的部分内容,谈谈你的寒假课外阅读计划。(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名著阅
6、读(5分)(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琐记》《藤野先生》等均出自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B.《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这部小说广泛而真实地展现了19世纪30年代俄国外省城乡的社会生活。C.《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所著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汉族长篇神魔小说。D.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一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作者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勾勒记忆中的故人往事。(2)简述孙行者第一次向罗刹女借芭蕉扇的情节,字数70字左右。(3分)答: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二、阅读与理解(35分)(一)阅读曹操的诗作《观沧海》,完成9-10题。(5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9.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B.诗中对海洋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海洋包容万物、动荡不安的特征。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