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自评表

申请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自评表

ID:13549055

大小:6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3

申请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自评表_第1页
申请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自评表_第2页
申请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自评表_第3页
申请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自评表_第4页
申请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自评表_第5页
资源描述:

《申请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自评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申请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自评表办学方向服务对象我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每年招收初中毕业生700人以上,对其进行三年的学历教育。同时坚持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利用学校设备对社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企业在职职工和军地两用人才进行计算机方面的培训和取证考试。充分发挥职业学校的辐射功能,近年来分别组织了以下培训和考试:1、由北京市教育考试院主办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取证的辅导和考试、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取证考试。2、信息产业部主办的中级网管员、中级计算机操作员、中级多媒体制作项目的培训和取证工作。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及ATA公司主

2、办的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就业取证考试。4、财政局会计从业资格上机取证考试。5、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十五继续教育。6、北京市职业学校网络技能大赛。7、海淀区机关厂矿公务员培训等,年平均培训取证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人才需求近五年来,我国各级各类信息化人才共增加2000万人,其中软件人员增加300万人。教育部等6部委2004年联合发布报告称,未来几年内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将以100万人的数量增加,北京市的这类人才量要达到几万人,海淀区作为高科技产业园区又是这些人才的集中地,需求量要达到万人以上,我校所处位置在海淀区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园区,在计算机人才的

3、培养和就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和地理优势。就业导向我校设有学生就业指导办公室,从学生入学后即开展有计划的职业指导工作,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做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指导工作,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基础上依据社会需要和个人所长理智选择职业。就业指导办公室与社会相关企业密切联系,为学生就业广开门路,并与老用户建立了长期关系。我校对毕业生实行择优推荐,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方式。随着社会对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需求量的逐年增加,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达到98%,专业对口率在85%以上。合作办学我校与美国思科网络技术公司和华为3COM网络技术公司合作建立了2所网校,专门

4、培养网络技术人才。学校是教育部职成司认定的全国五个远程教育实验基地之一,学校已为实施远程教育做好准备,可开展远程教学。学校还与北京市服装学院、北京联合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合作,为他们提供学生的实习场所。学校基本情况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校舍面积5.053万平方米在校生规模在校生2100人。专业基本情况专业设置情况学校1985年开办计算机专业,连续招生至今已二十一年,毕业生人数达万名。学校面向信息产业方向开设专业,有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软件、电脑美术设计、影视制作、金融事务、商务英语、办公自动化专业。学历教育学生数及年培训

5、人次我校接受学历教育的在校生2100人,每年的各种短期培训和技能取证人数3000人以上,对外培训工作已进行了13年。7专业基本情况师资结构与水平学校有计算机专业教师26人,4名实习指导教师,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名,一级职称教师9名,23名教师持有计算机行业认可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6名教师出国接受过计算机教育培训,11名教师接受过清华大学、华为3COM和思科等国内知名培训机构的相关培训,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88%,完全能够满足实训基地教学需要。教学改革情况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经过“九五”、“十五”期间进行的前后两轮历时八年的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6、,使我们对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链条中的作用有了更清醒和明确的认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学校提出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同步、课程开设与科技发展同步、教学设备与硬件换代同步、运行机制与市场变化同步”的办学宗旨;进入新世纪,学校明确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将“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理念渗透到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中。我们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在多次市场调研和与思科及华为3com公司合作办学过程中,逐步完成了由“三板块”→“宽基础、活模块”→“大专业基础、小专门化方向”的模块化课程模式的构建。计算机技术定为大专

7、业基础,将其应用、网络技术、软件、多媒体技术设为专门化方向。德育课、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体育与健康课等共同承担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任务;专门化模块承担培养三个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与课程改革同步,我们在计算机专业全面采用项目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的就业指导为价值取向,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重点,突出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改变了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与企业生产、生活实际和用人单位需求相脱节,学生无法学以致用,找到适当的岗位并不能胜任工作的问题。实现了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的教学思想的转变。为保障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学校筹款建设了网络技术专业

8、实训基地。教师们结合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编写的14本项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