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赂犯罪心理历时性分析

贿赂犯罪心理历时性分析

ID:13487067

大小:5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2

贿赂犯罪心理历时性分析_第1页
贿赂犯罪心理历时性分析_第2页
贿赂犯罪心理历时性分析_第3页
贿赂犯罪心理历时性分析_第4页
贿赂犯罪心理历时性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贿赂犯罪心理历时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贿赂犯罪心理历时性分析摘要: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的内在依据,推动官员受贿犯罪的心理要素及其组合,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腐败官员与行贿方长期消极互动的结果。从动态演变的历时性角度分析,贿赂双方通常要经历初识、试探、交易、结盟、暴露和服刑六个阶段,虽不是每个贿赂犯罪都会经历完整的过程,但处于不同阶段的贿赂双方的心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进行动态的心理分析,对侦查、预防和矫治贿赂犯罪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贿赂贿赂犯罪犯罪心理论文代写中图分类号:D917.2文献标志码:B:1672-1020(2012)04-0112-05公职人员,特别是其中的领导干部,绝大多数经过层层选拔脱

2、颖而出,他们通常具有较高的心理、文化和政治素质。即使他们中的少数人今天成了罪犯,我们仍然不能否定他们过去曾经对对国家、社会所做的贡献。然而,这些曾经的优秀分子究竟是怎样蜕化变质的呢?拥有一定权力的公职人员,虽然常常要面临金钱、美女、权力的强烈诱惑,人情、权力的压力,但与这些诱惑和压力形成对抗的是道德的谴责,法律的制裁,甚至是刑罚的惩罚。因此,公职人员犯罪一定会经历一个复杂的心理演变过程。以贿赂犯罪为例,贿赂双方互动及其心理演变的完整过程,通常要经历初识、试探、交易、结盟、暴露和服刑六个不同的阶段。贿赂犯罪的暴露虽然可发生在不同的阶段,但深入了解和掌握不同阶段的贿赂双方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

3、规律,对于侦查、预防和矫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根据对47名在押贿赂犯(其中受贿44名,行贿3名)的访谈资料和200份针对受贿罪犯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试图对贿赂犯罪心理的动态变化,进行纵向的历时性研究,以期抛砖引玉。一、初识阶段心理在贿赂犯罪中,行贿人虽然都被受贿人称之为朋友,但有72%的职务犯承认,这些朋友都是在工作或业务往来中结识的,其中7.3%的职务犯承认还是通过原来熟识的人介绍认识的。那么,他们认识之初是否就进行权钱交易了呢?回答是否定的。绝大多数公职人员由于认识到收受贿赂涉及犯罪,因此在与行贿人初识期间,对行贿普遍抱着谨慎态度,甚至存在反感的心理。数据显示,这些职务犯

4、当第一次遇到行贿时,有65.33%的人采取了拒绝态度,有的职务犯甚至当着行贿者的面将所行贿的物品扔出了门外。而他们之所以拒绝,按他们自己的说法,一是刚当上一把手,害怕违反法律而丢官;二是朋友,不好意思接受;三是陌生的人,因为没有深入的交往,而且自己在物质方面也不需要接受他人的送礼等。只有10.67%的人承认自己没有拒绝别人对自己的第一次行贿,原因是数额小,是一些小恩小惠,觉得没有关系。当一名公职人员因履行职责所需,而掌握信息提供、决策、自由裁量和制度供给等权力资源时①,很快会成为必须与此权力打交道或想从这些权力资源中获得利益的各类人员追捧或攻关的对象。对于行贿一方来说,结识公职人员的目

5、的虽然都与利益有关,但动机却是各不相同。有的是出于对公权或公职人员的不信任,因担心在正常办事时受到刁难,合法利益受损害而行贿;有的是在明知按正常途径无法获得利益时,企图通过行贿获得公职人员的额外照顾;有的则是在按正常途径获得利益后,出于对公职人员的感激而行贿,当然其中也包含着今后给予关照的意思。在官本位思想仍然严重,权力崇拜观念依然强烈的现实背景下,对于很多有钱而无官位的人来说,能够与各级官员交上朋友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资本。由此,结识掌握实际权力的各级官员,也就被戏称为一种类似股市的投资:投资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公职人员,被称为是潜力股;投资握有实权并愿帮忙办事的公职人员,被称为绩优股

6、。随着反腐败力度加大,职务犯罪被抓风险提高,所以越来越多贿赂不再是一手交钱,一手办事,而是进行长期的感情投资,以水到渠成的方式进行交易。【①金太军、袁建军:《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及其演变规律观察腐败深层机制的微观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不论投资潜力股,还是投资绩优股,作为投资人的行贿方看中的还是公职人员手中的权力。如果说相互认识可能是各种机缘,那么,为获得权力资源的照顾的主动结识则是一种有意识的安排。所以,公职人员一旦有权,门庭若市的景象便会很快出现,多年不联系的同学、同事、朋友来了,平时不怎走动的远亲来访了,更有不认识的人通过各种途径也找上门来了,但不管是过去已经

7、认识的,还是新认识的,为办事而结识,只是贿赂犯罪发生的必要铺垫。二、试探阶段心理为办事而结识公职人员,行贿方虽然不一定一开始就言明来意,但公职人员却是心知肚明的。基于党纪国法、个人前途、社会影响等各方面的考虑,绝大多数公职人员对别人的请托都会划出一条红线。鉴于复杂的人情关系,会答应在不违反法律、政策的前提下帮忙,而对于可能违法犯罪的帮忙则会以各种形式拒绝。但也有少数公职人员会对他人的请托以模糊的语言给予答复,从而使双方为可能的权钱交易而继续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