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的成熟时期

苏轼词的成熟时期

ID:13485254

大小:42.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22

苏轼词的成熟时期_第1页
苏轼词的成熟时期_第2页
苏轼词的成熟时期_第3页
苏轼词的成熟时期_第4页
苏轼词的成熟时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轼词的成熟时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轼词的成熟时期——黄州时期衡阳电大07年秋汉语言本科唐环【内容摘要】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是一个封建大文豪,也是一个巨儒政治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期间经过不断地自我反省,对政治、社会、人生都有了较深的认识,其思想步入了成熟,实现了儒、道、佛三家的完美合流。在政治上,施展了经世济时的政治抱负,取得了成熟的治绩,树立了一位正真、和蔼的政治家,同时更以数量丰富、质量过硬的作品于人生成熟时期步入到创作的成熟,成为豪放派的当然领袖。黄州四年,是其人生的丰碑,也是历史的丰碑。【关键词】苏轼黄州思想治绩创作成熟1037年,四川眉州眉山的一个书香之家,诞生了一位文坛上掷地有声的全能作家——苏

2、轼。他曾是一位时代骄子:自幼才气横溢,聪颖过人;十六岁便已精通经籍史著,挥笔成文;二十二岁考中进士并为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所赞赏;很早就在仕途上崭露头角,历任太守,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官职。然而英才的一生又是坎坷的,磨难的一生,在那个积弱积贫,朋党之争此起彼伏的年代,苏轼几经宦海沉浮,饱经忧患,可是他最终还是成功的;越是在困境中,他的才智越是呈现出异样的风彩,最终以一个巨儒政治家,一个大文豪为后人所景仰凭吊。在总结这位旷世英才丰富的思想遗产之时,我们怎能忘记那个曾经束缚英才却最终熔炼英才的大熔炉——黄州。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苏轼因“乌台诗案”经历了约百天的牢狱之后,到达

3、黄州贬所,至元丰七年调离,共在黄州生活了四年零四个月。这个时期,正值苏轼四十三岁到四十七岁的人生不惑之年,思想步入了成熟。在朝为官时刚直难伸,却在谪居期间施展了经世济时的政治抱负,取得了成熟的治绩,同时更以数量丰富、质量过硬的作品于人生成熟时期步入到创作的成熟。一、成熟的思想一种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熟,总是一定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由于阅历渐深,开始感叹宦海沉浮,世情冷暖,他在居黄期间,经过不断地自我反省,对政治、社会、人生都有了较深的认识,开始了人生境界的第一个转折点,思想走向成熟。(一)政治思想的成熟首先表现在政治信念的成熟上。苏轼出身于一个数

4、代以仁爱宽厚,知书达理为本的家庭,自幼深受儒家经世济时传统影响,所以他耿介正直,忠君忧国,满怀抱负,始终保持着“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作为一个流放黄州,毫无人生自由的政治犯,苏轼对社会问题仍以超乎寻常的特殊方式予以关注和参与,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政治信念的不动摇,这是非常的可贵。中国文人自古就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美德,自古就有不少在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而出的爱国志士,更不缺少在奸贼佞臣掌握国运之时力挽狂澜的忠臣。而苏轼却在躬耕于东坡之上,借以糊口自给的困境下,身居雪堂而心忧天下事。“东坡在雪堂,一日读《阿房宫赋》凡

5、数遍,每读彻一遍,即再三咨嗟叹息,至夜分犹不寐”(《道山清话》),当他听说官军大破西夏,收复失地的消息,马上写有《闻捷》一诗,以示喜悦之情。在如此困窘、拮据的经济条件下关心的不是个人的温饱而是希翼着国家尽快摆脱外患内忧,迅速强盛起来。这是对中国传统政治信念头的继承,更是对它的发展。其次,表现在政治主张的成熟上。北宋时期开放科举,扩大官僚机构,给许多有志于革新政治的开明士大夫阶层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特殊机遇,他们开始了酝酿新的改革浪潮。苏轼正确分析和估计了北宋危机四伏的形势:“国家无大兵革几百年矣,天下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有可忧之势而无可忧之形,此其有未测者也。”(苏轼《策略一》

6、)他提出“击天下之大族,以服小民之心。”(苏试《课百官·厉法禁》)指出“厉法禁”“较赋税”“均户口”“抑侥幸”“教战守”等主张,表明了一个开明士大夫追逐改革的既定政治立场,从而与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划清了界限。同时,又因为苏轼的改革方式是徐变徐立。“被偏救弊”,反对“求治太速”与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善法”“择吏”“以理天下之财”的做法相左,所以在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时,他就上疏反对,结果陷入了既反对新法又不迎合保守派的尴尬境地。我们不禁要问:苏轼与王安石,司马光之间为何会出现这种奇特而微妙的斗争现象呢?在此,我想可以用苏轼自己所写的一句诗来作答,那便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7、此山中”。政治思想的形成总是与主体的阶级基础,政治地位,仕途经历悉悉相关的。苏轼他身处北宋朋党之争此起彼伏的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使他身卷其中,无法跳出“山外”,因而他不能冷静、科学地分析自己的政治观点。在本质上和形式上的联系及区别,也就认识不到自己与王安石是“殊路同归的改革者”而与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貌合神离”(朱靖华的《苏轼论》)。于是,陷入无穷的政治烦恼而不得其思。苏轼真正跳出“山外”,相对认清了“庐山真面目”,则是于仕途颇不得意的谪居黄州时期。在黄州,苏轼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