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471019
大小:5.69 MB
页数:134页
时间:2018-07-22
《(例子)怀宁县水资源综合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资格等级:甲级质量标准:GB/T19001-2008编号:工咨甲22120070005注册号:00611Q20176R2M安徽省怀宁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初稿)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二零一三年九月VIVI目录1总论11.1规划缘由11.2规划目标与任务21.2.1规划目标21.2.2规划任务31.3规划思想及原则51.3.1规划思想51.3.2规划原则51.4规划依据61.5规划范围及水平年71.5.1规划范围71.5.2规划水平年81.6主要规划内容81.6.1怀宁县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2、81.6.2区域水资源综合配置调度91.6.3水资源管理的对策和措施规划91.7规划成果92区域概况122.1自然地理12VI2.1.1地理位置122.1.2地形地貌122.1.3水文气象122.1.4河流水系132.2规划分区152.2.1水资源分区152.2.2行政分区162.3社会经济情况173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193.1水资源调查评价193.1.1降水193.1.2蒸发243.1.3地表水资源量263.1.4地下水资源量273.1.5水资源总量293.1.6过境水量303.1.7水
3、质313.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313.2.1供水设施及供水能力313.2.2供水量及其组成333.2.3用水量及其构成353.2.4用水指标及其分析评价37VI4水资源需求预测404.1现状用水水平分析404.1.1用水综合效率404.1.2生活用水现状404.1.3生产用水现状404.1.4生态用水现状414.2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414.2.1人口与城镇化424.2.2经济发展指标预测444.2.3农业发展指标预测464.3经济社会需水预测484.3.1基准年需水分析484.3.2规划水平年需
4、水分析484.4需水成果合理性分析544.4.1增长趋势分析554.4.2需水结构变化574.4.3用水水平和效率594.5总需水量635水资源综合配置655.1供水预测655.1.1地表水可供水量665.1.2地下水可供水量66VI5.1.3中水回用可利用量675.1.4外调水量685.2基准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695.2.1基准年水资源供需分析成果695.2.2基准年供需分析结论705.3规划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715.3.1一次供需平衡分析715.3.2二次供需平衡分析735.3.3三次供需平
5、衡分析765.3.4用水总量845.4水资源总体配置855.4.1水资源配置原则855.4.2总体水量配置865.4.3配置方案865.4.4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895.5分项水资源配置905.5.1生活用水水资源配置905.5.2农业用水水资源配置955.5.3工业园区用水水资源配置996水资源工程规划1046.1水资源工程现状与存在问题1046.1.1水资源配置工程现状104VI6.1.2存在问题1056.2总体布局1086.3重点工程规划1096.3.1节水规划1096.3.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6、1126.3.3农业灌溉规划1137工程管理1167.1机构设置1167.1.1管理机构1167.1.2人事管理1167.2资金管理1167.3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1177.4监督管理1177.5宣传管理1198规划实施效果评价1208.1综合评价1208.2社会效益分析1218.3生态效益分析1249保障措施1269.1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1269.2其它保障措施130VI附表:附表1怀宁县水库统计表附表2怀宁县现状水厂统计表附图:附图1怀宁县行政区划图附图2怀宁县水系图VI安徽省怀宁县水资源综
7、合规划水资源综合配置1总论1.1规划缘由2002年3月,全国范围内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安徽省也对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进行了部署和要求。安徽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市级水资源综合规划相继启动,目前安徽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已经完成,安徽省17个地市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阜阳市、蚌埠市、合肥市、芜湖市、滁州市、宣城市、铜陵市等也都陆续开展了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的工作,有的地市已经完成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怀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决定开展怀宁县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摸清家
8、底、找出问题、寻求对策、合理布局,是怀宁县水资源综合规划的主要任务。编制本规划是怀宁县加强水资源统一科学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迫切需要。经过现场调查,怀宁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以下问题:(1)经过近几年农饮工程建设,已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用水质量,但仍有部分居民未饮上安全水,管网覆盖率较低;(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状供水工程将难以满足社会及居民需水要求;(3)农业灌溉配套设施不足;(4)部分供水设施年久失修老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