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具装饰图案鉴赏

中国家具装饰图案鉴赏

ID:13462639

大小:8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2

中国家具装饰图案鉴赏_第1页
中国家具装饰图案鉴赏_第2页
中国家具装饰图案鉴赏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家具装饰图案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家具装饰图案鉴赏——“龙纹”中国古典家具在中国历史悠久,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从产生到繁荣,无不深深的烙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没有传统文化,中国古典家具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古典家具的形制特点、用材、工艺以及雕刻纹饰不仅反映了人们的起居方式、风俗民情,而且还作为承载文化的载体,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成为现代人了解古人文明的一个依据。红木专家通过解析中国古典家具常见的一些雕刻纹饰来探究中国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在中国古典家具中,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美的雕刻纹饰,颇具中国传统特色,几乎成为古典的代名词,在这些精美绝伦的纹饰背后都

2、有一段历史发展渊源。常见的雕刻纹饰有灵芝纹、西番莲纹、云龙凤纹、卷草纹、缠枝花卉纹、回纹、拐子纹、云纹等。每一种纹饰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今天我们来对中国家具装饰图案中的龙纹进行鉴赏。龙的形象初萌于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至春秋战国的演变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构成龙的框架、要素、样式秦汉时都基本具备了,但龙又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纳新的形象,之后的历朝历代,直到今天,还都在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人们不断加入自己的想象和新的美好寓意。据资料记载有几个重要出处:其一是山西省吉县柿子滩石崖上有一幅距今一万年的鱼尾鹿龙岩画,是龙最早的雏形。

3、其二是辽宁“前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距今约八千年;其三,内蒙古兴隆洼出土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彩陶细颈瓶龙纹,距今七千至八千年。保守地说,龙作为纹饰和图腾出现至少已有八千年历史。作为民族图腾,龙在器物上出现得很早,家具的图纹最早源于商周,成熟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各种龙纹图案到清代京作家具成熟后,以大气华贵、富丽堂皇的形式在家具装饰题材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古代对龙纹的使用是有等级的,龙的图案的等级区别主要在爪形上,在皇室殿宇和皇宫家具上可以雕刻全五爪,表现至高无上的威严等级。王爷和高等级的大臣可以雕四爪龙或

4、三爪龙。民间雕隐爪龙,其中隐蔽四爪合一爪,像两爪龙,可视为民俗的吉祥图。当然了,到了现代,根据消费者的使用和审美需求,已经不再受这些严格限制。龙原本是咱们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到了明清时期,其图案和内涵几乎被皇室垄断,成了统治者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龙纹雕饰也成了明清家具上最具代表性的装饰图案之一。明清家具上的龙纹雕饰一般可以分为常规龙纹和变体龙纹两大类。常规龙纹主要特征是牙角鬃髦俱全,鳞片爪尾分明,图案较为写实。主要有正龙、升龙、降龙、行龙等形式,常见的图案有双龙戏珠、云龙、龙闹灵芝、龙生九子等喜闻乐见的组合图案。这一时期的写实龙

5、纹为帝王专用图案。明代的写实龙纹大多雄劲有力,细脖、小头、龙发多从两角前耸,呈怒发冲冠状,龙爪多呈五指风车状。从明中期至晚期龙身姿态无大的变化,只是龙发从一绺变成了三绺。入清后,家具龙纹图案中的龙发不再上耸,而是披头散发,龙身也渐粗。清代乾隆时期,龙的眉毛朝下,而且龙尾加长,头顶雕刻装饰七个圆包,正中稍大,周围较小。总体来说,明代到清乾隆前的常规龙纹大多姿态优美,清代的很具象,雕刻非常细致,无论眼鼻毛发均精雕细刻,一丝不苟,龙身鳞片都无一疏忽。到了清晚期,龙纹姿态日趋呆板,脖子渐粗,龙鼻也大起来,俗称“肿鼻子龙”。清代龙纹中写实

6、龙纹应用得十分广泛,基本是帝王的专用图案,宫廷中各种写实龙纹极尽繁杂华丽之能事。图案组织较松散、自由,到清中后期,龙纹受西方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加入卷草和花卉等图案,组合形式更为多样。变体龙纹是指龙纹的各个部位刻画图案化,雕工吸收古代图案的韵味,较为古趣,形态处理也较自由发挥,主要形式有螭龙(草龙)、虁龙、拐子龙等,在明清家具上应用相当广泛。以螭龙纹为例,头似龙,一般无鳞,而且头、爪、体部有较大的变化自由,其构成基本遵循“三停九似”的原则,也就是无论对其进行何种变形,都要保证脖、腰和尾处的位置不动,“九似”即角似鹿,头似蛇,眼

7、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在形态构成上采用含蓄、隐喻等手法,融进了对称与变化、均衡与运动、盘曲与伸张等诸多对立统一的审美因素,“三停九似”的总体构成原则是变体龙纹构形的基本韵律,蕴含着中华民族所尊崇的空灵、曲折、变化的境界。在明式家具中螭纹的应用最为普遍,雕饰活泼灵动,巧中藏拙,朴中显美,很有生气。看似图样简朴,可做起来很有些难度。清式家具中流行夔纹雕饰,夔纹构形拐来拐去,刚好可以把家具上需要装饰的表面充满,而且一般在拐子上满雕回纹,符合清式家具满雕密饰的风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