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456264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2
《二2上人际交往的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教学回顾上次课,我们讲述了学会主动适应以及追求自信自强。二、新课导入友谊确实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珍宝,古语有云:千金难买一知已!友谊也需要呵护,你曾经有跟朋友发生过冲突与误会吗?三、新课教学(一)、人际交往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1、人际交往的作用(1)、人际交往具有促进社会整合的作用。通过人际之间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可以增强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的理解和团结,促进社会的协调运行。(2)、人际交往具有促进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的作用。在与别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从而实现对自己的客观认识和不断改变。(3)、人际交往具有信息交流和互补作用。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学习、生活和自我教育无疑会起到积极的
2、作用。(4)、人际交往还具有身心保健的作用。人们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交往,增进彼此间的情感共鸣,这样就可以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2、人际交往的原则(1)、平等原则。平等待人就是要做到为人真诚、尊敬他人,不因地位、财富、权力的不同而不同。人与人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深交。人与人在气质、性格、能力、知识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希望大家记住:如果你连自己都看不起,别人也很难看得起你;如果你总是看不起别人,别人也会对你敬而远之。(2)、互利原则。这里讲的互利是指互帮互助、互惠互利、互敬互爱。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礼也”之说。只有
3、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互利性越高,交往双方的关系就越稳定、越密切。因此,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3)、信用原则。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说真话、办实事,不欺骗,不虚伪,说到就要做到,信守诺言。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现代人有以诚信为本的原则。在人际关系中,不要轻易许诺,而一旦许诺,就是要想尽办法兑现,以免失信于人。朋友之间,应当言必行、行必果,一个经常失信于人,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4)、相容原则。这就是要求做到心胸宽广、为人谦让,不斤斤计较,开朗豁达。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难免听到一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要学会宽容和忍让。我们
4、都是年轻人,要眼光长远,心胸开阔,要有大的度量,不要斤斤计较。我们应当习惯换位思考,当碰到自己不喜欢的行为或见解时,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体会对方的情感,去理解对方的思想。这样,我们才能容人,才能团结人,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交际环境。大度宽容,还能使我们保持好的心情,每天都生活在快乐之中,这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也颇有好处。(二)、人际交往的方法1、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1)、展示自身魅力。包括仪表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三大类。展示自身魅力的关键是要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仪表端庄、仪态得体、彬彬有礼、言语文明是给人良好印象的基本条件。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不是故意装出来的,应
5、是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才学、见识等诸种素质的亮相,全在于平日积累。当然,对于一个人的认识,也不能仅从“第一印象”出发,因为人的外表与内心并不一定完全相符,尤其是人的外貌和才能也没有必然的联系。(2)、学会克制自我对于原则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忍受退让、委曲求全。但对人际间的一些非原则性问题,我们可以退让一步,提倡“得理也要让人”,这才能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为人大度的四个要求:一是不能以己律人,为人苛刻;二是要有容人之度;三是做到不斤斤计较;四是做到自省自律。活动:课本P48活动天地(3)、提高沟通技巧人际沟通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之分。非语言沟通是指人
6、们通过眼神、姿态、表情、动作、声调等手段相互交流信息。在语言沟通方面,我们应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言语习惯:一要注意说话时的口头禅;二要注意说话时的对象和场合;三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四是注意对方的隐私和忌讳。情景创设:请一位学生讲讲在班上哪位同学最受欢迎,他哪些方面值得自己学习?学生在讲话时,老师东张西望,似乎在寻找什么物品,或打断对方说话,或是到同学中间处理问题,学生讲完了,老师追着问:“你刚才讲什么?问题讨论:刚才,我扮演的这个角色是不是一个合格听众?为什么不是一个合格听众?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分析引导:请这位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分析不合格听众的表现:如不看对方、不感兴趣、做其他
7、事情、不断插嘴、不耐烦等。指出在倾听时,除了耳朵之外,还要学会用眼睛、表情、动作、语言告诉对方你在真诚、认真地倾听。倾听的技巧眼睛自然的眼神接触表情配合内容的专注表情动作身体面向说话者语言适度简短的语言2、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1)、克服人际交往中的猜疑猜疑是对别人进行毫无根据的猜测、怀疑。一种表现为自我困扰,自我折磨,远离集体,缩小交往的范围。另一种表现则是寻找借口,发动攻击,引起人际矛盾激化。克服人际交往中的猜疑的方法,一是要实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