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448977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 【关键词】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算理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A-0046-02 教材版本: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课型方式:MS―EEPO模式(简称:EEPO)的要素组合课 课时形态:标准课(40分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全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
2、的多样化,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算法。 教学难点:掌握乘的顺序,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孕伏 1.口算(看+想+说+听) 12×3024×10 2.笔算(看+想+做) 32×826×5 3.检测:“开火车”检查答案,并用手势表示自己做对了几道题(了解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有效的复
3、习,让学生结合已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新知识、新技能,为下一步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尝试活动,探索新知 1.多媒体出示例1主题图,让学生读取主题图获得信息,引出问题:一共要付多少钱?从而列出算式: 24×12= 设计意图:1.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发现并解决问题,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2.自主探究计算方法。(看+想+做) 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是一个新知识,同学们能否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把它转化成旧知识计算出来呢?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打开课本第63页看书学习,然后把你
4、的想法写在微型卡上,看谁最能干,想到的办法最多。(时间约3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借助课本获取知识,亲自体验探究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四人小组交互学习。(看+讲+听+想+做+动静转换) 学习要求:(1)组内轮流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纠正。(2)把跟自己不一样的想法,补充到自己的学习卡上。(时间约4分钟) 设计意图:适时地进行动静转换,可以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感,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培养学生口头表达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4.小组汇报。(看+想) 让有不同算法的代表到黑板
5、进行板演展示。 (预设有三种方法,方法三如果没有学生做出来就不研究)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24×2=482424×2=48 24×10=240×1248×6=288 48+240=28848 24 288 5.教师点评、精讲。(听、想) (1)教师对三种计算方法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引导观察方法一和方法二之间的密切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找算法之间的联系,沟通口算和笔算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促成算法与算理的有机结合。 (2)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笔算方法的算理。 师:用竖
6、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又是一种新形式,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怎样用竖式计算24×12。(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教师要系统地精讲、强化关键知识点,利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强化算理。 ①指明一名学生口述完整的计算过程。 ②让另外两名学生进行复述。 ③对比强化:今天认识的竖式计算,与以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有什么不同?计算时你觉得哪一步最关键?应该注意什么? ④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把需注意的地方用彩色笔圈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强化,突出第二次
7、乘积的书写位置,再次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6.全班一起小结计算方法。(想+说) 三、巩固练习,发展能力 1.(1)同桌两人独立在微型卡上写两道不相同的计算题。(看+想+做) (2)同桌互检:看你的同桌在特别要注意的地方注意到了没有?并检查答案是否正确。(看+想+动静转换) 设计意图:同桌写不同的计算题并互检,在攀升重点知识强化次数的同时,再次进行动静转换,消除学生学习疲劳,提高学习兴趣。 2.你能用最快的速度说出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与第一个因数的乘积是多少吗?试试看。(看+想+做+说+听)
8、 (1)学生独立在微型卡上做题,指明一名学生板演。 (2)全班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围绕难点设计的练习,达到练习巩固突破难点的目的。 3.流程性检测:让学生用手势表示自己做对了几道题。 设计意图:随堂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四、拓展创新,培养个性 1.学生自主编题(看+想+做+说+听+动静转换)。 (1)围绕当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编一道题目写在微型卡上,可以是计算题,也可以是填空题。 (2)四人小组交流,互相检查所编的题目是否正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